高质量的亲子关系,都藏在这4种“相处模式”里

前言:

眼前同学们对“亲子中出”大约比较关怀,同学们都想要了解一些“亲子中出”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关于“亲子中出””的相关内容,希望朋友们能喜欢,兄弟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知乎上有网友问:为什么孩子会讨厌自己的父母?

有一个网友的回答很扎心:

孩子天生是爱父母的,当孩子讨厌父母的时候,一定是发生了什么。


43岁,才开始学习做一个妈妈,不知道会不会有点晚。这是我全职前一周的想法。

而今7个月过去了,我和闺女从曾经的“假闺蜜”关系,到今天可以一起睡觉,一起哭,一起谈游戏里的某个人物,场景,我真的开心地哭了。

最近一直在内修自己,越是深入,越发现曾经的自己错失了太多和孩子相处的机会,以至于现在的孩子教育,亲子关系中出现了不少的困扰。

曾经的自己一直陷入自责,内疚中,总觉得孩子现在的情况和自己相关。但老师的一句话让我释怀了。

他说:所有的选择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没有哪个父母不爱孩子的,只是当初万不得已,或者方式错了而已,在人生这所大学,什么都教,唯独没有人教我们如何为人父为人母。

老师说高质量的亲子关系,都藏在这四种相处模式中,我也正在践行,修炼中,今天分享给你:

①好好说话

大多数爸爸妈妈,可能会和孩子说:你回家不要玩手机,赶快写作业!你不要去这个,不要去那个。

事实上,大人越不让做的,越不让玩的孩子,一定会去做,而且还是大人不断提醒她去做的。

②犯错了批评行为,而不是人身攻击

比如说,孩子不会写作业时,不要说,你怎么这么,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笨得跟猪似的,这就是人身攻击。

正确的沟通方式是:这个题不会,是上课老师讲得没听懂吗,需要爸妈怎么帮助你!当孩子回答是的时候,可以这么说,那下次上课要好好听老师讲题,认真做笔记,这样才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

③鼓励式教育,让孩子更有自信

当孩子做成了一件事时,及时通过语言,行为去鼓励孩子,让他及时感知到父母对她的看见,比如说可以这样做,行动上竖起大拇指,面带微笑地说道,宝贝真棒,又自己做好了一件事。

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在鼓励和父母的看见中越来越自信。

④不贴标签,不否定

孩子做初次去尝试做一些事情时,可能会做不好,或者做得很慢,这时候,会出现,有的爸爸妈妈会说,你怎么做得这么慢,怎么这么笨,怎么简单都搞不好等等,

这样的话语就是给孩子贴标签,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成长都是需要时间,我们可以允许她们慢一些,耐心等他成长即可。

如果孩子一直在这样的否定和标签下,她便真的就成为你说的那样的人。

当老师分享完后以上4点,我好像都中标了,好在不晚,从当下开始,一边修,认真地修自己,一边把孩子重新养育一遍,老师说现在陪孩子一个月,相当于小时候的一年。

未来人生的路还很长,成长无非就是让自己变好,然后用自己的行动和力量去影响和帮助他人,对于自己,对于孩子,对于他人,亦是如此

现在想来,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以上共勉!

本文来自清子在成长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48bB2pVUQBTAF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2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02月22日

相关推荐

  • 心理聊吧|亲子关系如何消除“窒息感”

    继《欢乐颂》中樊胜美母亲、《都挺好》中苏明玉母亲之后,《烟火人家》中李衣锦母亲,为荧屏奇葩母亲形象再添经典一笔。这位令人窒息的母亲在与女儿的相处中,随处可见比较、不信任、强势等生活细节,在社交媒体引发众多网友讨论。如何避免没有边界感的亲子关系?记者采访了心

    2025-02-22 09:15:02
    151 0
  • 亲子之间,一场相互成就的成长之旅

    在当今社会,育儿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单向教育,更是一场亲子之间相互成就的成长之旅。作为儿童心理学教授,我深知这种关系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如何通过相互理解和支持,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让我们共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一、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内心

    2025-02-22 09:12:02
    20 0
  • 在亲子裂痕中找寻粘合的可能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蒙记者 郭韶明初中三年级的李琪在老师同学眼中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她积极社交,人际关系良好;她勤奋努力,成绩位于中上游,可以上省内第一梯队的高中;她有播音方面的爱好和天分,会做小主持人。就是这样一名青少年,也有不为人知的困扰。不久前,

    2025-02-22 09:09:02
    35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