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还有三天,
家里的娃不是在赶作业,
就是在收心,
总之都在做着最后的冲刺。
杭州余杭区瓶窑一小
六(7)班的陈若兮同学
却提前返校,
悄悄干了一件“大事”——
她用粉笔在黑板上
画了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
迎接同学,
她还在一旁写下了
“前程似锦,‘龙’重登场”
几个大字。
昨天,
陈同学的这条“巨龙”
还冲上了热搜,
因其画得活灵活现,
网友还称陈同学为“小孩姐”——
还有不少网友表示,
画的这么好,
这下都不舍得擦黑板了——
随后,
记者通过学校,
联系上了陈同学的妈妈,
了解这幅“龙画”背后的故事。
开学前返校忙一天
画条“巨龙”来迎新
“没想到能火!”陈同学的妈妈说,这幅画是2月16日(大年初七)画的。
原来,瓶窑镇第一小学每年开学都有一个“迎新仪式”,从去年开始首次与家长合作,通过给教室“变妆”的方式带给学生一个不一样的开学季。
今年龙年,各班的“迎新”计划,很自然地和龙搭上了关系。
陈妈妈说,刚放假那会儿,家长群里就已经讨论得热火朝天了,大家最初的想法是在教室里做一条“巨龙”的模型。但是,一想大过年的,大家都忙着回老家走亲访友,也没有额外精力制作模型,就商量要不要改成画一幅“龙画”。
当时,陈妈妈也询问了陈同学的意见。小姑娘正好有画龙的意向,便主动接下了这次的任务。
因为寒假,小姑娘跟着家人去湖北荆州的姥姥家过年,大年初六回到杭州。
第二天上午,她便在妈妈以及上幼儿园妹妹的陪同下提前回到教室,专心致志地画起了黑板报。
“上午10点开画,一直忙到傍晚5点多才完工。”说起大女儿的成果,陈妈妈还是蛮自豪的。
正好,这两天瓶窑一小的老师提前开工,在教室巡视时看到了若兮的作品,便拍了照片和视频传到了余杭区教育系统的群里。于是,这幅“巨龙”粉笔画在2月25日开学前提前火了一把。
多次绘画比赛获奖
心愿是给关公画像
陈妈妈从事的职业与设计搭边,从小也喜欢绘画。至于小姑娘的绘画,是否完全受母亲的影响,陈妈妈说不上来。
不过,在采访中,陈妈妈提到了一个细节:若兮小时候刚学会捏笔的时候,就总是下意识地在纸上涂涂画画。
关于女儿美术的爱好,妈妈没有刻意培养,一直放任她自由发展。
值得一说的是小若兮看到什么都想画。
陈同学的作品
有一年春节,陈妈妈带女儿在荆州逛庙会参观民俗。小姑娘就被庙会中的一尊关公像吸引。之后,给关公画像列入了她的愿望清单。“但是因为画关公难度太大,工作量也不小,所以她的这个愿望目前还没能实现。”陈妈妈说,但一有机会,小若兮还是会尝试的。
陈同学在小学一年级才开始接受系统性的美术学习。起因是当时她的一幅作品被学校送去参加区里的一个绘画比赛,获得了名次。
班主任把比赛的情况告诉了陈妈妈,陈妈妈觉得女儿这个爱好可以培养,才给她报了班。
之后的几年,她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杭州市和余杭区的各类绘画比赛,先后斩获了不少奖项,她在2021年余杭区少先队“我心中的的英雄”儿童画创作评比活动和2022年余杭区第二届“童心绘安全 筑梦话六和”主题小学组绘画比赛中,均斩获一等奖。
至于女儿未来的路,陈妈妈并没有想太多。虽然她也有想过,让女儿往美术方向发展,“她的路还长呢,最后还是看她的选择。”
教室集体“变妆”有惊喜
给学生不一样的开学季
余杭区瓶窑镇第一小学副校长方涛表示,其实今年春节,除了陈同学所在的六(7)班的“巨龙”黑板报外,很多班级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即将到来的开学季。
“有的班级剪出了纸龙,也有班级在墙上挂上了灯笼,有的还给每个学生准备了头饰……”方涛说,在往年的开学季上,也有班级在每张课桌上摆上心愿卡、棒棒糖,或是写满父母谆谆寄语的信封。
“我们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准备开学惊喜,希望他们带着更加愉快的心情开启新学期。”方涛说。
综合:余杭区融媒体中心、潮新闻
来源: 浙江FM996
本文来自光明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47cB2pVVgRVAlw.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