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越剧《家》“很青春”

长篇小说《家》是巴金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糅合了很多巴金的个人经历,充满了青春的激情与无奈。小说中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3种爱情牵扯出的新旧文化的交替、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成为长久以来解读的重点。

自从《家》问世以来,根据其改编的电影、舞台艺术作品不少,曹禺改编的话剧版《家》成为很多艺术院校学生经常排演的作品。这部作品改编于1942年,不同于巴金着重描写觉慧的“革命热情”,曹禺以觉新、瑞珏、梅芬3个人物的关系作为剧本主线,凸显这3个善良青年在婚姻上的不幸。

在话剧《家》的第一场戏中,曹禺选择一个特别的场景——觉新和瑞珏的大婚。观众随着两人的大段独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曹禺曾说,他本来想用诗的形式继续写下去,因为感到吃力,所以只写了这几段独白。他也曾多次尝试用诗的语言来写剧本,但总觉得写起来费力。

上海越剧院青春版越剧《家》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剧中几个诗化场景。戏一开场,伴着《梅花三弄》的笛声,觉新与梅芬在梅林互诉衷肠;洞房一场戏中,几排大红灯笼升起,觉新与瑞珏、梅芬以叠唱表现不同的心情;荷塘边,觉慧与鸣凤表达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梅林、洞房、荷塘,3个场景呈现出几位主人公不同层次的情感世界。

从剧本语言和艺术形式上看,这一版越剧《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曹禺先生对“诗剧”的追求。如同话剧版对小说的改编,越剧版《家》在小说、话剧的基础上进一步删繁就简,没有重述“革命热情”或者“反抗封建婚姻”主题,而是对准了人的内心情感世界。

早在创作之初,该剧主创就曾拜会上海市作协副主席陈思和,就如何以《家》的原著为底本和第一依据,在越剧《家》的改编中还原巴金先生的原创精神,又力求有所超越、创新进行过深入讨论。最终,越剧《家》舍弃了小说中觉民的“爱情喜剧”,保留了觉新与梅芬、瑞珏,觉慧与鸣凤的两种爱情悲剧。

对于“诗”的追求,这部戏的导演杨小青、编剧吴兆芬与曹禺先生不谋而合。杨小青通过一系列艺术作品,创造了“诗化”越剧的艺术风格。她曾在《我所追求的“诗性”》中强调:“一切舞台行为都是人物感情的载体,由人物情感的冲撞、宣泄、外化来组织舞台行动和调度,才能完成诗化的舞台呈现。”这一点在青春版越剧《家》中得到充分体现。

觉新与梅芬、瑞珏的人物关系耐人寻味,他们的内心世界富有张力。觉新和梅芬本是青梅竹马,却因为家长占卜称“八字不合”而被拆散;觉新选择接受因抓阄而迈进钱家高门的瑞珏,幸而瑞珏温柔贤惠、明理善良,即便是撞见觉新与梅芬在梅林相拥而泣,依然选择宽容以待。

从“梅林定情”到“两地洞房”,再到“梅林重逢”,三人之间的感情交替重叠,甚至让观众联想到《红楼梦》中“宝黛钗”的影子和经典段落。事实上,高觉新的处境比贾宝玉的处境复杂得多,他不仅处在三人感情的漩涡地带,还处在新旧文化思想的交替碰撞中,以及个人生活与家族责任的矛盾中。这些导致了他性格的双重性,使其成为一个典型的“中间人”。如果这个人物塑造不成功,戏就不好看,还会引起观众反感。

青春版越剧《家》中饰演觉新的张杨凯男,在越剧传统小生流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声方式,无论是形象还是唱腔都多了自然阳刚之气。这也彰显了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团的优势,很难想象如果一位女演员来演觉新,该如何去诠释这个内心世界极为复杂的矛盾体。

其实,对于觉新这个人物历来争议很多,巴金在创作时把对大哥李尧枚的爱倾注到了觉新身上,让这个人物几度起伏,甚至在《秋》中让他“开始了新的生活”。而这个人物本身的复杂性,也是他的魅力所在。在青春版越剧《家》中,正是因为“觉新”这个中心人物立住了,这部戏才算从舞台上立住了。

青春版越剧《家》首演于2003年,从赵志刚、单仰萍的首演到如今舞台上张杨凯男、俞景岚、邓华蔚等挑大梁的新生代青年演员,不但常演常新,而且在培养新人演员、拓宽越剧题材方面具有开拓性、引导性意义。细思缘由,其得益于《家》契合了越剧长于抒情的特性,回归戏曲诗性本体,并且对准了人的精神世界这一永恒话题。(李 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光明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3f6B2pUXAJTA1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03月22日

相关推荐

  • 这场演讲,很青春!

    近日,火箭军某部组织复训新兵开展“迈步新征程练强真本领”主题演讲比赛,持续激发新兵强军备战的昂扬斗志与奋力拼搏的青春活力。在决赛中,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10名选手,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两个多月的复训生活。鲜活的故事、真挚的言语,一次次感动鼓舞着台下观众。此次演

    2025-03-22 06:57:01
    561 0
  • 在城市之心一起奋斗,很燃!很暖!很青春!

    5月8日下午,南京东路街道广场驿党群服务中心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典活动。活动以“一起奋斗更有缘”为主题,由黄浦团区委、黄浦区妇联指导,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环人民广场党建联盟成员、“原点益族”单位代表,以及来自街道辖区内的机关、居民

    2025-03-22 06:54:01
    18 0
  • 《青春斗》大结局:丁兰最幸福,于慧最惨,向真最悲催

    《青春斗》大结局:丁兰最幸福,于慧最惨,向真最悲催。这部剧马上就要大结局了,五个女孩子的最终结局会如何收场呢?她们的青春会留下遗憾吗?她们五个人的性格迥异,整天矛盾不断,但是,越吵感情越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而她们是否能够得偿所愿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

    2025-03-22 06:51:02
    117896 0
  • 53岁陈慧琳现身重庆,穿休闲装很青春,她脸部紧致 肤白貌美气质好

    还记得那个陪伴我们度过青春岁月,用歌声温暖我们的“冻龄女神”陈慧琳吗?没错,就是那位唱着《记事本》,让我们无数次单曲循环,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女神!最近,她现身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再次用歌声点燃了全场,让无数粉丝大喊“青春回来了”!更让人惊讶的是

    2025-03-22 06:48:01
    14 0
  • 在城市之心一起奋斗,很燃!很暖!很青春!

    5月8日下午,南京东路街道广场驿党群服务中心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典活动。活动以“一起奋斗更有缘”为主题,由黄浦团区委、黄浦区妇联指导,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环人民广场党建联盟成员、“原点益族”单位代表,以及来自街道辖区内的机关、居民

    2025-03-22 06:45:01
    12 0
  • 重读红色经典特别篇|与我共读《青春》

    视频加载中...1916年,27岁的李大钊写下《青春》一文,发表在了《新青年》杂志上。这篇文章以精辟透彻的说理和荡气回肠的行文,犹如号角,吹进了无数青年的心里,更吹醒了一个时代的觉醒。“重读红色经典”特别篇“与我共读”系列本期邀请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忠宝作

    2025-03-22 06:42:01
    12010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