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实务16|公司能否用规章制度对员工罚款?

今天接到常年法律顾问单位的法律咨询业务:他看到一些国企、央企在规章制度中用“罚款、处罚”类字眼,是否合规?


那么,在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出现“罚款、处罚”等经济处罚类表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特归纳书面咨询意见及法律分析如下:

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出现的“罚款、处罚”等经济处罚类表述,与现行法律相违背,属于无效规定。若据以罚款,存在“未足额支付工资报酬”的法律风险。

具体分析


一、《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被废止,不得再作为制定罚款措施的依据


1982年4月10日施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第十一、十二、十六、十九等规定赋予了用人单位制定经济罚款措施的权利。但该条例已于2008年1月15日被***明文废止,不得再作为制定罚款措施的依据。


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施行后,若员工未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再以公司内部制度罚款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在员工未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径行制定罚款措施并据以罚款,存在“未足额支付工资报酬”的法律风险。


三、律师建议


建议贵公司在制定、修订规章制度时,避免直接使用“罚款、处罚”等经济处罚类表述。而利用制定明确的工资结构及体系、设定绩效考核标准、奖金制度等方式,促使员工遵守规章制度。


温馨提示

本头条会分享经办案例、实务经验及日常法律知识,如果您有相关需求或兴趣,请****。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如侵即删。

欢迎转发、评论、咨询。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3f1C2pQUgdSB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什么属于劳动纠纷(哪些纠纷属于劳动争议?(9种))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第一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依法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

    2024-12-11 04:05:13
    45 0
  • 发生劳动纠纷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赔偿

    一、 发生劳动纠纷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赔偿   劳动纠纷应当在一年的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纠纷,在劳动争议的管辖范围之内的,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可以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2024-12-11 03:55:39
    58 0
  • 劳动纠纷案例和解决方案怎么写(个人劳务纠纷解决方法)

    目录 案例一:网络主播与签约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王某诉某传媒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 案例二:未签订劳动合同在履职中遭受网络诈骗属于劳动争议纠纷——某农业公司诉邢某某劳动争议案 案例三:用人单位不能因劳动者过错而拒付工资报酬——某家具有限公司诉尹某某劳动争议案

    2024-12-11 03:42:48
    51 0
  • 劳动纠纷司法解释(确认劳动关系的十大法律问题)

    确认劳动关系是否有时间限制?签订劳务合同就一定不存在劳动关系吗?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是否成立劳动关系?本文总结了确认劳动关系中常见的10个,供大家在处理相关事务时参考。 1、 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受一年的仲裁时效的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

    2024-12-11 03:42:46
    56 0
  • 如何查询企业是否有劳动纠纷(如何查询企业有没有法律诉讼、法律纠纷?)

    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法查询:1、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官网查询,点开“中国执行信息公开”,再点开“综合查询被执行人”,填写“被执行人姓名/名称”、“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证”,然后填写验证码,点击查询即可。 2、可以通过“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等官方平台查

    2024-12-11 03:39:31
    66 0
  • 员工劳动争议处理(遇到劳动纠纷,企业和劳动者可以采取哪些解决方式?)

    在遇到劳动时,企业和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举报、仲裁和诉讼等解决方式。其中,协商是最基本的方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寻求调解机构的帮助。如果调解失败,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而劳动行政部门则需责令其限期改正。如果对调解裁决不服,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员会

    2024-12-11 03:38:51
    4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