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畔锡导演的《毕业》在韩国周末剧收视率大战中的表现,可以用惨淡来形容了,除了大结局收视率破了6%,基本上每周都是垫底。
我之前分析过,这部剧台词巨长,对观众的专注度是极大考验,而且出身自教培行业的新人编剧,多少带着一些理想化的情结,也让韩国公共教育领域老师非常不满。
但我们这有很多安导的拥趸,很爱他极具氛围感的影像语言,所以这部剧完结后豆瓣评分还保持在8.3分。
这部剧不打算再写剧评了,如果喜欢这个类型的职场剧,对教师以及背后的教育行业感兴趣的,下面给大家推荐7部类似题材的韩剧和电影。
豆瓣8.4分
看《毕业》时,让想起这部类似的冷门韩剧。
在我们尊师重教的语境里,和教师职业相关的比喻都是很崇高的,比如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但韩国人写的教师职场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和《毕业》里把教培行业的内幕完全撕开一样,这部剧里也真实展现了教师职场的现状和弊病,以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和一般社畜一样,所面对的职场难题。
即使是教书育人的学校,也是社会组织的一部分,也有勾心斗角,也有学校间的攀比,还有教师之间的不平等待遇等,以及因为职称、转正等关乎利益的问题,同样存在各种尔虞我诈。
剧里有一段让我印象很深的台词,一个合同聘用制的老师,被入职刚一年的新人抢走了编制,那种愤愤不平可想而知,就是跑了很久的千米长跑,冲刺时被人反超的感觉啊。
但反超的那个人,就是轻轻松松实现逆袭的吗? 俗语说“看人挑担不吃力”,生活中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别人的好,是因为他占了大便宜”的逻辑模式,但谁的人生不是经历了一番披荆斩棘。
“没有人的人生是游乐场”,比你聪明的,有天赋的,更幸运的,也同样在努力——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
豆瓣9.1分
建议每一个想要踏入教育行业的人都先去看下这部电影。
这部丹麦电影入选了豆瓣电影top250,有9.1的高分,它是一部很另类的关于教师的电影。
师德是很重要的职业道德,教师和医生一样都是讲良心的职业,老师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但有时学生的一句话是否也会影响到老师的一生呢?
因为一个“小大人”报复性的谎言,让卢麦子叔饰演的老师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即便后来真相大白,对他的恶意却并没有消失。
谈到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常常想到的是教育本质、有教无类、教育公平、师道尊严这些宏大命题,其实每个教师的日常离这些命题其实很遥远,甚至会对教师职业本身产生质疑。
当然,我们还是愿意相信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如果能遇到一位好老师也是学生一辈子的幸运。
豆瓣7.8分
德国有一些反思教育体制的电影都拍得很不错,比如著名的《浪潮》。
这部去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同样是德国出品。
看片名就知道,这是一个发生在教师休息室的故事,因为学校发生盗窃事件,卡拉老师自己进行“钓鱼执法”,用摄像头拍到了偷东西的是学校里的一名教职员工,同时也是她班上一名学生的妈妈。
如果在我们的文化体制下,这类事情很好处理,可是在德国的学校可就不是这样了,卡拉老师接下来的处境如同噩梦一般。
明明是一位敬业且理想主义的年轻教师,也很想和学生处好关系,可因为这个盗窃事件,她在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任何一方关系中,都不被信任。
再坚定的教育理想也会被这种“不信任”逐渐瓦解,难怪有评论说在欧洲的中小学幼儿园当老师是个非常高危的行业。
豆瓣8.0分
霸气侧漏的崔岷植大叔也演过老师,就是这部名字很浪漫的《春天花盛开》。
剧情有点像韩版的《放牛班的春天》,失意的音乐老师来到偏远的乡下,做起了学校的乐队老师,并最终在音乐中,师生互相治愈了彼此。
不得不说,教育这件事有时的确是挺有魅力的。
豆瓣8.7分
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励志故事,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症的BOBO最终成为了一名老师,而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在于他小时候遇到了一位好校长。
这部电影有8.6的高分,我当时看完也打了五星,而且深受感动,我们四肢健全的人有啥理由不乐观面对生活。
印度电影《嗝嗝老师》正是翻拍自这部。
豆瓣7.2分
和《毕业》一样的教培行业背景,主角同样是补习班的明星教师,郑少女和全度妍主演的这部复古风浪漫爱情韩剧要轻松得多。
郑少女饰演的补习班明星教师崔直说,就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角色,他把这个集病娇与傲娇于一身的男子,演得极其传神到位。
据说郑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家里甚至买了大黑板,天天苦练板书。
除了老套的姐弟恋部分,这部剧也直指韩国当下的教育问题。通过韩国当下最火的补习班现象,从不同角度呈现出那些隐而不宣的问题。
比如教育公平问题,女主女儿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凭借努力考上只招收7个学生的尖子班,后来却被更有权势的学生家长踢了出去。
就连上补习班这件事都如此不公平,也是很无奈了。
豆瓣7.8分
最后是一部泰国浪漫小清新电影,可以说是教师版的《触不到的恋人》。
宋和安两位有点“特别”的小学老师先后被“发配边疆”,被调去位于偏远坝区的水上学校,学校只有4~7名年龄不同的学生。
导演用平行剪辑的方式,同步展现两个老师在水上学校的生活轨迹,宋在偶然间发现先来的安留下的一本日记。
因为这本日记,两条平行线有了交集,他们面对着同样的境况、有着相似的心境,处理方式也很像。
最后,比较俗套的剧情发展是,两个“神交”的年轻人最终因为相似的价值观而相遇。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本文来自多啦的追剧笔记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395B2pVVgZQBFU.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