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等是在《》(2022.1.1生效)中规定的一种判断亲缘关系亲疏远近的计算方法,亲等的判断涉及到男女双方是否可以、家庭财产继承顺序等等的问题。那么亲等究竟应该如何计算呢?一般来讲有两种计算方法,法务时刻的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为您讲解该问题,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二、什么是亲等
亲等是指亲属的等级。是计算亲属关系远近的基本单位。而亲属是指人们基于、血缘和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亲属关系一经法律调整便在相关的主体之间产生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婚姻是亲属之源,血亲是亲属之流。血亲一可依法拟制,通过收养而形成。姻亲则是以婚姻为中介而发生。亲属关系极为广泛。作为现实存在的亲属关系,纵向的关系须受人们寿命的限制,不可能超过若干代,横向的关系却是由此及彼、漫无边际的。但只有被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才是亲属法律关系,通常是较近的亲属关系。比如,我国现行《典》(2021.1.1生效)和其他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中的规定,作为法律调整对象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也就是说,我国目前广义上的婚姻家庭法所调整的亲属关系的范围以近亲属为限。具体包括:配偶、血亲(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一般包括同源于父系和母系或同源于父母双方的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姻亲(包括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和配偶的血亲的配偶)亲属间的联络系统称为亲系。从历史上看,亲等制有世数亲等制和身份亲等制。确定亲等应以世数为依据,世数少者其亲近,世数远者其亲远。
亲等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方法和寺院法的计算方法,另外还有少数国家采取世代来表示。当代多数国家采用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方法,另有一些国家采用寺院法的计算方法。我国婚姻家庭法中,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则用时代来表示。
我国目前,尤其是农村,经常所说的五服内的宗族,实际上主要是以男性血缘为纽带划分的,所以,所谓的“五服”实际就是指同源于一个高祖父(即同源于一个老老爷爷)的男性以及这些男性的妻子和尚未出嫁的女性。也就是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上所说的五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和直系血亲及其男性的配偶(但不包括已经出嫁的女性)。虽然按照传统,尤其是农村的传统观念认为,五服内的同辈份的男女或不同辈分的男女旁系血亲结婚,有悖伦常,当然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血缘关系越近越不利于后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民法典》(2021.1.1生效)规定,禁止三代以内(包括三代)的旁系血亲结婚,实际上超过“三服”外的旁系血亲,结婚是合法的。比如:你与你的父亲的表弟或表妹之间,属于四代旁系血亲;同源于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的兄妹、姐弟是四代旁系血亲;同源于高祖父母、外高祖父母的兄妹、姐弟,是五代旁系血亲。
了解清楚亲等的计算方法之后,便可以判断出本人及其及家属在整个大家庭中各自属于哪一个等级的亲缘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家庭往往会比较重视亲缘关系的远近,所以在阅读上文之后,相信对您会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的话,法务时刻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37aC2pWUgJXDFU.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