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需要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客体要件是国家机关对于公文的管理秩序,而客观要件是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主体要件是一般的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一、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文、证件、印章,且仅限于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和印章。所谓公文,一般是指国家机关制作的,用以联系事务、指导工作、处理问题的书面文件,如命令、指示、决定、通知、函电等。某些以负责人名义代表单位签发的文件,也属于公文。公文的文字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外文;可以是印刷,也可以是书写的,都具有公文的效力。所谓证件,是指国家机关制作、颁发的,用以证明身份、职务、权利义务关系或其他有关事实的凭证,如证、工作证、学生证、护照、户口迁移证、营业执照、驾驶证等。
对于伪造、变造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和居民身份证的行为。所谓印章,是指国家机关刻制的以文字与图记表明主体同一性的公章或专用章,他们是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符号和标记,公文在加盖公章后始能生效。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所谓伪造,是指无权制作者制作假的公文、证件或印章,既包括根本不存在某一公文、证件或印章而非法制作出一种假的公文、证件和印章,又包括在存在某一公文、证件或印章的情况下而模仿其特征而复印、伪造另一假的公文、证件或印章。既包括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伪造或制作,又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未经批准而擅自制造。另外,模仿有权签发公文、证件的负责人的手迹签发公文、证件的,亦应以伪造论处。所谓变造,则是对真实的公文、证件或印章利用涂改、擦消、拼接等方法进行加工、改制,以改变其真实内容。所谓买卖,即对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或者印章实行有偿转让,包括购买和销售两种行为。至于买卖的公文、证件或印章,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伪造或者变造的。
主体要件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法定、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主观要件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往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如行为人盗窃某甲的手提包,意图偷窃钱财,没想到包中装有某甲单位的公文及甲的证件。如此,行为人只构成,不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二、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如何处罚?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拘役、管制或,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家机关的公务和印章是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的。若违反法律的规定,买卖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的,将会被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管制来处罚,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会按照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这在《刑法》第280条当中是有非常确切的规定。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360C2pQVAlTAVc.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