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入刑是什么时候实施的(2022年醉驾不起诉新规)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修正案(八)》增设了,实践中对于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适用存在较大争议。

近期,浙江、上海、江苏出台了案件的最新规定,可以归纳出以下6种类型属于情节比较轻微:

一是挪动车位型。该类型的被告人驾驶车辆的目的并非在道路上行驶,而是为了挪动车位。被告人由他人驾车送回小区停车场,因他人未将车位泊好,被告人挪动车位剐擦别人车辆或碰撞上消防栓而案发;

二是救治病人型。该类型的被告人为送生病的家人去医院急诊或者赶去医院陪同家人急诊而醉驾;

三是睡觉休息型。该类型的被告人在行驶一段距离后主动放弃醉驾,靠边停车睡觉;

四是隔时醉驾型。该类型的被告人饮酒后将车停放在饭店门口,间隔数小时或隔夜回饭店取车驾驶,但血液酒精含量仍达醉驾标准;

五是尚未驶出型。该类型被告人在道路上准备驾驶尚未驶出时即被查获;

六是被醉驾追尾型。该类型的被告人血液酒精含量较低,虽发生,但对方亦醉驾且负事故全部责任。

2011年2月 醉驾和飙车入刑

《刑法修正案(八)》通过,将醉驾和飙车入刑,自2011年5月1日施行。增设了危险驾驶罪新罪名,从原来由《治安管理处罚法》规范,到由《刑法》处罚制裁,惩处方式骤然升格。

其中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011年9月 醉驾一律立案侦查

为保证《刑法修正案(八)》的正确实施,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规定,“要从严掌握,对经检验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一律以涉嫌危险驾驶罪立案侦查”。

2013年12月 80毫克以上属醉驾

为保障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依法惩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其中规定: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醉酒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从重处罚。

2015年8月 严重超速超载入刑

《刑法修正案(九)》通过,规定: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2017年5月 醉驾情节轻微不予定罪

最高人院制定《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规定:“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该规定是自醉驾入刑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了醉驾可以不予定罪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这也就意味着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体内酒精含量即使达到了规定的醉驾标准,情节显著轻微的仍然可以不予定罪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而情节显著轻微当然包括体内酒精含量没有过分高于醉驾标准、没有发生、没有阻碍检查、认罪态度好等等情形。

醉酒驾驶案件审判有4个标准,包括根据醉驾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的不同情形确定量刑起点、从重处罚情节每增加一个增加15日以下刑罚、不适用缓刑的情形,以及罚金具体数额的标准等。

从内容来看,审判参考仅是法院从量刑规范化的角度,对醉驾案件的一审法院给予审判量刑参考意见。然而,自从《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危险驾驶罪,实践中对于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法律适用存在较大争议,审判参考则没有对这一部分给予指引。

以下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部分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

为深入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进一步扩大量刑规范化范围,根据刑法、刑事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结合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八种常见犯罪的量刑

(一)危险驾驶罪

1.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可以在一个月至二个月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危险驾驶行为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1.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犯罪情节一般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非法吸收存款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三)集资

1.构成集资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集资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四)信用卡诈骗罪

1.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信用卡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五)罪

1.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合同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337C2pXUwRSAV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支付宝逾期三年还能协商还款吗,为什么不起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支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近期有关支付宝逾期三年不起诉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什么支付宝会选择不起诉逾期三年的用户呢?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

    2024-12-11 04:06:15
    55 0
  • 客户信贷逾期怎么追回(银行信贷逾期银行为什么不起诉)

    信贷逾期不能起诉信贷员,但是可以起诉逾期的贷款人,需要追究贷款人的民事责任。信贷逾期时间较短的,贷款机构可以对其进行催收,可以是打电话催收,也可以是发短信催收,逾期时间较长的,需要去法院起诉维权。 信贷逾期客户能起诉信贷员吗 不能,信贷逾期了没能力偿还,可以

    2024-12-11 04:05:31
    51 0
  • 帮助活动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帮信罪不起诉情况标准)

    【导语】想了解帮信罪不起诉的情况和标准吗?本文详细介绍了帮信罪不起诉的几种情况,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帮信罪的标准要求。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帮信罪存疑不起诉的情况有哪些 有不起诉的情况。帮信罪被,满足条件可以不起诉。 帮信罪不起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024-12-11 03:57:51
    77 0
  • 债权人是否能只起诉担保人不起诉借款人

    一、债权人是否能只起诉担保人不起诉借款人债权人能只起诉担保人不起诉借款人,但如果是一般保证责任,则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债务人(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

    2024-12-11 03:56:42
    62 0
  • 盗窃罪不起诉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解释,如何免予刑事处罚

    导语:盗窃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免除刑事处罚。本文将介绍盗窃罪不起诉的条件和相关法律解释,以及如何避免刑事处罚。 一、不上诉条件 1、盗窃罪是属于刑事案件,由检察院负责提起公诉的。 2、而检察院是可以作出不起诉

    2024-12-11 03:55:37
    67 0
  • 欠信用卡五年还不起诉会发生什么?

    欠信用卡五年还不起诉 欠信用卡五年还不起诉是指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消费后,长时间未偿还欠款,而银行或金融机构却未对其采取法律行动进行起诉的情况。这种现象在社会中并不罕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用卡消费习惯和金融管理制度的问题。 一、欠信用卡五年还不起诉的原

    2024-12-11 03:55:05
    59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