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泄露个人信息罪多少条违法(个人信息泄露的认定标准)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监管及惩处

截止2020年12月,网信部门对50多万款APP进行了技术检测工作,责令1500多款APP进行整改,公开通报500款,对其中120款整改不到位及拒不整改的直接下架处理。2021年将继续高效推进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建设,形成全年检测180万款的覆盖能力。

2020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净网”专项行动,持续开展集中打击行动,截止12月10日,全国共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3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700余名。

2021年1月19日,农行因内部数据网络安全系统漏洞,存在数据泄漏风险,互联网门户网站泄露个人敏感信息等事项,被罚款420万元。

2020年10月,农行吉林市江北支行、石嘴山市分行等6家侵害个人信息被罚,罚款合计4188万元。其中,石嘴山市分行因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泄露客户信息,受警告及1223万元罚款,相关人罚款1.75万元到3万元不等。

二、立法

《网络安全法》:自2017施行以来,随着相关配套的法规、规范性文件、政策等不断出台,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信息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明确规定了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定义,保护原则以及基本权利义务框架。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首部专门规定个人信息的法律,是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基本法。草案对违法行为加大了惩处力度;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五以下罚款;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最高可罚100万元。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比较详细的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以及针对不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采取的具体要求。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针对个人金融信息,央行发布本规范,目的为加强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管理,指导各相关机构规范处理个人金融信息,保障个人金融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三、《刑法》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

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4、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5、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6、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7、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8、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9、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10、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

1、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2、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3、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4、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四、关于个人信息定义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五、判定是否属于个人信息的方法

识别:即从信息到个人,由信息本身的特殊性识别出特定自然人,个人信息应有助于识别出特定个人。

六、个人信息的类型

1、个人基本资料:个人姓名、生日、性别、民族、国际、家庭关系、住址、个人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

2、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军官证、护照、驾驶证、工作证、社保卡、居住证等;

3、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个人基因、指纹、声纹、掌纹、耳廓、虹膜、面部识别特征等;

4、个人敏感信息: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银行账户、通信记录和内容、财产信息、征信信息、行踪轨迹、住宿信息、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14岁以下(含)儿童的个人信息等。

5、个人财产信息:银行账户、鉴别信息(口令)、存款信息、征信信息等;

个人常用设备信息:设备MAC号、软件序列等。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322C2pSVwFXAlM.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订单编号能查出来什么东西吗?会不会泄露个人隐私?

    在电子商务和在线购物日益普及的今天,订单编号成为了连接买家和卖家的重要纽带。订单编号是商家为了方便管理和跟踪订单而生成的一串数字或字母组合,它包含了订单的基本信息,如时间、地点、商品等。那么,订单编号能查出来什么东西呢?会不会泄露个人隐私?一、订单编号能查

    2024-12-11 08:34:28
    72 0
  • 淘宝别人能看到自己买的东西吗(防止网购信息泄露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有不少的朋友都有网购的经历,那么你知道怎么防止自己的隐私泄露吗?为什么自己平常网购的东西好友都能看得到吗?平常在某宝上买的东西,为什么自己的好友可以看到自己购买了什么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招防止自己网购信息泄露的方法,解决了很多男人女人都

    2024-12-11 07:53:05
    98 0
  • 网贷爆通讯录违法吗,网贷借款人手机号泄露如何处理

    简介:本文将探讨网贷平台泄露用户通讯录是否违法,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个人隐私保护、 安全等问题,并给出详细的回答和解释。 一、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个人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能擅自获取、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包括通讯录。《中华人

    2024-12-11 04:06:04
    53 0
  • 借呗逾期会导致通讯录被打 吗(逾期借呗会泄露通讯录吗)

    借呗逾期会打通讯录 借呗逾期会打通讯录是指在使用支付宝的借呗功能时,如果用户发生逾期还款情况,支付宝会通过打 或发送短信的方式联系用户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以提醒用户及时还款或者寻求联系人的协助。 借呗是支付宝旗下的一项信用借款服务,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用借

    2024-12-11 04:06:03
    47 0
  • 催收会泄露债务人通讯录吗?催收过程中是否可以公开通讯录信息?

    催收会发通讯录吗? 在现代社会中,催收服务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债务催收已经成为了企业和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当债务逾期时,催收机构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来追回欠款,包括 催收、信函催收以及上门催收等。很

    2024-12-11 04:06:03
    49 0
  • 网贷催收是否会泄露通讯录信息

    简介:本文将探讨网贷催收是否会泄漏用户通讯录,并提供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了解网贷催收的过程和相关法律法规。随后,将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方面解释为什么网贷催收不会爆通讯录,并举例说明。 问题一:什么是网贷催收? 回答:网贷催收是指在借款人无法按时归还网贷平台所

    2024-12-11 04:06:03
    50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