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书写百年 电影《1921》以真实感人

中新社北京6月13日电 题:用青春书写百年 电影《1921》以真实感人

中新社记者 应妮

电影《1921》于11日晚亮相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两个多小时的影片,聚焦先辈青年时代,立体、丰满、细腻地塑造人物,令当代年轻人有机会“身临其境”体会百年前的同龄人,是如何在危机四伏的形势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

6月11日,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红毯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红毯上星光熠熠,张艺谋、陈凯歌、周冬雨、甄子丹、谢霆锋、倪妮等众星云集。图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1921》剧组走上红毯。 张亨伟 摄

真实源自细节

剧组1:1重建了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博文女校、新青年编辑部等上海石库门老建筑,在联合导演郑大圣眼中,这样对史实细节的精益求精是必要的:“黄建新导演在片场反复重申‘大事不虚,小节不拘’,所以为了尽可能再现和还原历史现场,我们复刻搭建了包括各种历史原址的石库门建筑群落,甚至连砖头都是手工铺就,呈现自然错落的起伏。”

为了呈现出1921年建党前后的真貌,主创人员花了四年多去世界各地深入挖掘珍贵史料。据制片人任宁介绍,他们从日本警视厅档案资料里找到了日本特高课曾计划破坏“一大会议”、上海法租界工部局曾接到过警戒来上海的共产国际代表的信息等鲜为人知的记载。基于此,《1921》的剧本引入了日本和欧洲视角,在史实基础上,对代表们在“一大会议”前后化险为夷的过程进行影视化表达。

演员们为了有血有肉塑造先辈鲜为人知的青年时代,下苦功研究史料、设计细节。黄轩为展现百年前先辈在家国存亡之际改变民族命运的壮志,提前几个月深挖资料,丰富角色人物性格,让其扮演的李达有参与筹备“一大会议”、彻夜编辑《共产党》杂志的热血一面;也有感性浪漫的一面,忧思国家命运甚至落泪。

人性抒发情感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不仅有对革命的热情和改变中国的壮志,他同样是个普通青年人。导演黄建新说,“他们当时的状态其实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来到上海,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租住在哈同路(今安义路)“工读互助”,每人每月才3元零用钱,常吃蚕豆煮米饭和青菜豆腐汤,但他还会省下钱去买进步杂志,不断研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索中国该往何处去的道路。

因此,导演希望王仁君能够抛开演绎伟人的思想包袱,真正进入主席二十七八岁时青年人的状态:热血,朝气蓬勃。影片中一段写意的跑步镜头,更是让青年毛泽东这一形象,更加意涵深刻而隽永。

黄轩和倪妮在片中饰演李达、王会悟夫妻。百年前,李达作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代表,参与了筹办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王会悟则担负大会召开的食宿、守卫等工作。

片中,李达因为内心苦闷在天台抽烟,按剧本设计是黄轩和倪妮搭完一段台词就结束了,“我说完‘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突然之间人物的感受涌上来,忍不住流下眼泪,回头看倪妮也已经激动得发抖”,两人的感受瞬间同频呼应,黄轩认为就这样结束太突兀了。

最终的电影呈现中,李达擦了擦两人的眼泪,说“我给你唱首歌吧”,便开始小声唱《国际歌》,王会悟随即跟着哼唱——这样一段即兴表演,让监视器前的导演和制片人眼泪汪汪。“大家都觉得是非常感动的一天”,任宁说。

青春书写百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13位演员致力于诠释“一大代表”的青年时代。为了展现先辈们接地气、生活化的一面,他们在开拍前阅读了大量相关历史资料及人物传记,在拍摄现场也经常和导演编剧彻夜讨论剧本。

刘昊然饰演的代表刘仁静年纪最小,理论知识丰富,有“小马克思”之美誉。他在塑造角色时融入了少年人的锐气,一场号召支援工人运动的戏,即使是预演,刘昊然也以到位的眼神和台词感染现场,以致导演都忘记是预演而喊了“cut”。

王仁君二度出演毛泽东,在广阅资料之余,还与导演大量探讨,更好地呈现青年时代的主席状态。除了坚持晨跑、夜跑外,还加入了很多生活化细节,比如毛泽东对湖南同乡李达“不吃辣”的调侃等,都颇具“烟火气”。当时毛泽东是“一大”会议的书记员,字体独具一格,王仁君为了镜头前“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行字,苦练了几个月的毛笔字,只为了由内而外更贴近“能文能武”的青年毛泽东。

张颂文以他独特的表演方式,赋予了年纪最大的“一大代表”何叔衡天真的一面,这种反差式处理,令人物一出场就性格鲜明。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1921》以微观视角介入宏观讲述,探索主旋律的类型化之路,挖掘主旋律的吸引力和魅力,革新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惯例,进而实现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创新性表达。(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来自中国新闻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2dcB2pVVgRSDV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1月03日
下一篇 2025年01月03日

相关推荐

  • 连续8天都拿下冠军,《1921》凭什么能让人“痴迷”?

    7月份暑期档火热开启,第一波院线火拼得如火如荼。电影《1921》6月底开启点映,仅用4天时间就拿下3亿票房,上映以来更是创下了连续8天拿下单日票房冠军的成绩。影片受追捧的背后,激昂热血的主旋律元素无疑是一大原因。但从内容本身出发,真正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根本原因还

    2025-01-07 18:51:01
    74130 0
  • 文艺百家丨电影《1921》:基于史实史料的主流叙事与创新表达

    电影《1921》集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和观赏性于一体,以跨越时空的影像对话、基于史实史料的主流叙事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成为新主流电影创新探索的成功范例。跨越时空的影像对话,为年轻人构建读懂百年初心的场景《1921》中的人物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之交的“90后”和“

    2025-01-07 09:09:02
    571 0
  • 11天票房破4亿,《1921》罕见的真实感,看得我血脉偾张

    《1921》,几乎是今年必看的电影。黄建新第一次接到《1921》的项目,也是头大的。在中国第五代导演中,他是最有能力驾驭宏大历史题材电影的导演。我们熟悉的“大业”三部曲,便是出自他手。这里面的每一部,都是学中国历史的必看片。那为啥到了《1921》就犯了难?因为他发现,

    2025-01-05 21:00:02
    31613 0
  • 电影《1921》

    #电影1921#《1921》该电影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电影围绕“中共一大”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展开,讲述平均年龄只有28岁、为一个共同目标和理想奋斗的热血青年相聚上海,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创立

    2025-01-05 13:27:02
    191 0
  • 超前揭秘!2021的《1921》,是如何拍成的?

    文 | 阳山桃编辑 | kino6月25日,《1921》就要开启首轮为期3天的点映了。这部集合了内地一线年轻力量的影片,也将成为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到来之际的惊喜之一。 从《建国大业》到《建党伟业》,观众们熟悉了在恢弘史诗中寻找熟悉演员面孔的模式。而从《建军大业》到《

    2025-01-05 09:30:01
    4274 0
  • 电影《1921》正式定档7月1日,6月25日起全国点映重返“开天辟地时”

    没有火种就成为火种,没有组织就建立组织。今天,电影《1921》发布“火种”版预告片,并宣布影片将于7月1日正式上映,6月25日至27日进行全国点映,影片现已开启预售。《1921》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黄建新监制并执导,郑大圣联合执导。影片聚焦发生在1921年前后的故

    2025-01-05 06:51:01
    2069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