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著作权保护期限多少年

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关于软件著作权保护期限的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由法务时刻小编为大家进行的相应的解答吧。

一、软件著作权保护期限多少年

1、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2、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

3、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4、依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四条 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

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内未发表的,本条例不再保护。

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权利限制有哪些

著作权作为最普遍的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方法,为软件权利人赋予了许多权利,但是这种权利的享有是受限制的,受到的保护也是有条件的保护。

(1)、对权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学概念等等都不属软件保护范围,且对软件的保护仅限于“由开发者独立开发,并已固定在某种有形物体上”的具有创造性的软件。

(2)、软件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原则是的一项重要制度,以前,我国对可以合理使用的情形规定了多种情况,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某些情况下允许合理使用不利于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例如,对软件作品的可以“少量复制”的规定,就因为“量”的模糊,而导致操作性的困难。“少”是相对的,何以为少,无法明确,这就导致有人利用这样的模糊,而实施足以构成的行为,却不用为此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为了切实保护软件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在新的《软件条例》中只规定了一种可以作为“合理使用”的情况,即只有在以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为目的,并且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情况下,可无须等待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之后使用,且不必向其支付报酬。

但是,行为人不得侵犯软件著作权人或其权利合法继受人依法享有的其他各项权利。

(3)、为了保护软件合法复制品所有人的权利,对软件著作权的限制

软件复制品所有人对其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软件复制品享有以下提到的3个方面的权利,这些权利实质上是对软件著作权的限制:

首先,软件合法复制品所有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该软件复制品安装到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内,以运行使用该软件复制品,实现其功能。

其次,由于软件的固定载体存在易损的缺陷,软件合法复制品所有人有权为了防止该软件复制品遭到毁坏,合理备份该软件的复制品,但合理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以2至3份为好。该软件复制品使用完毕后应妥善保管,收回或者销毁,不得将其用于其他目的;不得以散发、传播等任何方式向供他人使用其备份的软件复制品。而且,一旦其丧失了对该软件复制品的所有权,就必须承担销毁备份的软件复制品的义务。

再次,为了使该软件复制品能够适应实际的计算机应用环境,或者为了提高该软件复制品的功能和性能,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经过修改的软件复制品,软件合法复制品所有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将其提供给他人,否则就构成了对软件著作权人权利的侵犯,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4)、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或国家技术标准

由于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或者国家技术标准开发与已经存在的软件相似的软件,不构成侵权。

(5)、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对于违反宪法、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以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软件(程序),例如计算机病毒等,法律不予保护。

(6)、最终用户可以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的例外

根据《最高人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计算机软件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可见,如果最终用户并非为了商业目的而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这样规定,似乎对于软件权人不甚公平,但是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在社会公众利益同软件著作权之间,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法律在考虑权利人利益的同时应该兼顾社会公众的利益,才能保证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否则公众不买账,软件权利人的利益也就无从保护。况且,如果规定最终用户任何时候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都构成侵权,就会在追究侵权责任时,出现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太差的问题,包括取证困难的问题、侵权人范围过大的问题等,也不利于对软件的保护。

(7)、因可供选用的形式有限而软件相似的

在新软件开发时,由于可供选用表现方式有限,造成新软件与已经存在的软件相似的软件,将不构成侵权。因为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而在有的情况下,由于一种创意只能由少数的几种方式来表达,使得其表达与创意思想无法区分,所以此类表达不能受到保护。

(8)、反向编译

反向编译又称软件的“反向工程”,软件“反向工程”是指将软件的目标代码形式经过反汇编、反编译,转化为人能阅读懂的源代码形式。这种方法通常是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目标程序进行分析并且反向推导出其相应的源程序,是通过反向编译获得软件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内容,例如,软件的功能、组织结构、处理流程、算法、界面、构思等。

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具体的规定如上。法务时刻小编对此问题的回答如上,欢迎到法务时刻进行。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2a9C2pSUwNVBV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著作权保护的期限

      著作权在相应的作品完成之后就是存在的,但是想要著作权受到保护就是需要进行的,但是这个著作权的保护是有着一个明确的期限的。下面就让知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著作权保护的期限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著作权保护的期限   1、作者为公民的期限   保护期为

    2024-12-11 03:43:40
    49 0
  • 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2020年12月30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

    2024-12-11 02:23:45
    46 0
  • 著作权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版权是英美国家的说法,而在我国版权一般称之为著作权,这是一种作品存在即自动取得的权利。我国也会对著作权进行诸多的保护,那么大家知道保护版权的意义是什么吗?接下来,法务时刻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著作权保护的意义的相关知识内容,希望能够在实际中帮助

    2024-12-11 02:23:39
    44 0
  • 知识产权保护期限开始于什么时候?

    保护期限从授权之日开始,于缴纳授权费用的年度最后一天截止,但是特殊情况下,如果个人放弃了相关授权的,可以随时解除知识授权情况,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双方的授权协议来进行认定。 一、期限开始于什么时候? 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是从授权公告日开始,到你缴纳年费的专利年度的

    2024-12-11 02:07:45
    51 0
  • 邻接权保护期限

      时下越来越受人关注和重视,除了常见的知识名称,还有邻接权,它属于知识产权当中的一种,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包括的范围比较广,与著作权有所区别,但也有一定的联系。那么,邻接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邻接权保护期限是多久?下面法务时刻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2024-12-11 02:07:44
    41 0
  • 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规定是什么?

    外观设计保护规定是当中明确的规定的专利的保护范围。根据相关的法律当中明确地规定了外观设计专利权在进行保护的时候,首先是需要审查图片,这是比较主要的,除此之外,应当结合外观设计的名称和具体的请求。 一、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规定是什么? 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规定是法

    2024-12-11 01:55:31
    63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