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播户外涉黄直播当场被抓,涉嫌什么罪?

近日,赣州龙南公安快速查处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91日,东江派出所在工作中知悉,有人在东江某街道进行户外涉黄直播。获此线索后,民警立即赶往现场,确实发现一女子正在进行直播,便对其进行口头传唤至派出所进行审讯。通过讯问得知,廖某起初在某平台进行日常直播,但是收入并不乐观。某日有一位网友添加了其微信好友,告诉她进行色情直播可以赚很多钱。廖某听后便心动了,根据该网友提供的链接下载了某色情直播软件,刚开始直播时廖某还算正常,但是没人观看,后廖某便慢慢转战开始做色情直播,并在自己的粉丝群里发布涉黄视频,共计非法获利8000余元。在大量事实证据面前,廖某对其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廖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廖某涉嫌的罪名应该是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根据《刑法》规定,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实施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而淫秽物品是指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根据2010两高的司法解释,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点击量超过5000次,或者非法获利5000元以上,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同时构成上述标准二分之一的,亦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随着互联网文娱产业的快速发展,观看直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休闲方式。网络直播这一新兴行业以其门槛低、收入高让众多年轻人趋之若鹜,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直播间也不是藏污纳垢之所,任何罔顾道德底线、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被惩处。同时也提醒网络直播观众,对发现平台涉嫌低俗色情表演或传播淫秽物品的,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文明、清朗的网络空间。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297C2pWXAhQA1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涉嫌强奸罪怎么办

    家属拘留通知书收到后为他委托辩护律师会见他本人,为他提供指导,解释法律,为他代为取保,申诉,控告,监督公安依法办案,防止刑讯逼供,为他做罪轻减轻或者无罪的辩护。 强奸罪就是指违背妇女的意志与其强制性的发生性关系,造成对方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我们就称其为强奸罪

    2024-12-11 03:59:15
    57 0
  • 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模板(刑事案件移送原因填写)

    行政执法机关发现可能构成犯罪的案件,是先进行再移送司法机关,还是必须直接移送司法机关?有观点认为,行政执法机关对涉嫌犯罪的案件不能先处罚再移送,且已处罚的应该撤销;还有观点认为,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可以先进行行政处罚,之后再移送司法机关。 当前,新修订《行政处

    2024-12-11 03:59:11
    63 0
  • 涉嫌帮信罪不予起诉要请吗(帮信罪的标准及常见情形)

    导语:本文介绍了涉嫌帮信罪不予起诉的条件,以及帮信罪的标准和常见情形。同时还分析了涉嫌帮信罪辩护律师的权利。如果您想了解帮信罪相关法律问题,请继续阅读。 一、涉嫌帮信罪不予起诉要请吗? 原则上不需要,不予起诉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不在于请没请律师。 《刑事诉讼法》

    2024-12-11 03:57:59
    52 0
  • 网贷不还会涉嫌贷款诈骗吗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下,网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借贷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使用。随着网贷行业的发展,一些借款人不按时还款的情况也逐渐增多,这引发了一些疑问:网贷不还会涉嫌贷款诈骗吗? 网贷的基本原理 网贷平台作为一种借贷中介服务,通过将出借人和借款人联

    2024-12-11 03:55:32
    53 0
  • 国家安全犯罪罪名有哪些(涉嫌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得重吗)

    1、犯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一般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则应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直接责任人员包括资助行为的决策人以及实际实施的人员。如果资助属个人行为,行为人即为直接责任人员。根据

    2024-12-11 03:47:17
    62 0
  • 涉嫌伪造身份证件罪判多久

    构成伪造罪怎么量刑 一、构成伪造身份证件罪怎么量刑?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

    2024-12-11 03:47:16
    58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