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资所得税怎么算

在我国,只要劳动者的月收入达到了5000元以上,那么超出的部分就要缴纳个人。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什么,也就无法计算自己该缴纳多少的个税。下面,律师工作站小编为您具体介绍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的内容。

个人工资缴纳所得税如何规定

法律常识:

在个人工资缴纳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属于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工资、薪金所得,每月收入额未超过五千元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一、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个人所得税额=(应发工资-专项扣除-5000)乘以税率-速算扣除。

个税缴纳标准:

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每一纳税年度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

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

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

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

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

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

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

法律依据参考: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法律常识:

工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523it.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233C2pWVwFcAVU.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缴纳(2022年所得税最新优惠政策)

    摘要:不论是公民还是一个企业都是应该依法进行纳税的,在进行纳税的时候,不同的税务的种类,缴纳的比例和减免政策也是不同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那么,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是什么样的呢? 【企业所得税是什么?】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主要税收的一种,其征税对象为通过销售货物、

    2024-12-11 03:39:02
    64 0
  • 个人企业所得税计算器(小规模公司所得税计算方法)

    分享一个简单版本的企业所得税计算器,Excel版本的。 (单位:万元【W表示】) 若某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为200W。 2019年的小微企业所得税缴纳: 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W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

    2024-12-11 03:39:02
    75 0
  • 所得税滞纳金怎么算出来的(税收滞纳金征收标准)

    关于税收滞纳金不知道您了解多少。对于税法来说,滞纳金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滞纳金一般是是指行政机关对不按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相对人,可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的方法。那么个税滞纳金怎么计算?什么情况下可以免个税滞纳金? 个税滞纳金怎么计算?什么情况下可以免个税

    2024-12-11 03:39:01
    50 0
  •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细则释义(关于所得税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所称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第三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所称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

    2024-12-11 03:24:48
    48 0
  • 第四季度所得税什么时候申报

    问题解答: 第四季度所得税可以在次年1月进行申报。根据规定,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

    2024-12-11 03:24:46
    49 0
  • 所得税汇算福利费怎么算(职工福利所得税扣除标准)

    职工福利费是用于增进职工物质利益,帮助职工及其家属解决某些特殊困难和兴办集体福利事业所支付的费用。职工福利费包含哪些内容?扣除标准有何要求?今天,申税小微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职工福利费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那些事儿。 Part 1 职工福利费的范围 根据《国家税务

    2024-12-11 03:00:49
    6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