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分类的意义(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包括的内容)

第五节 共同犯罪人及其刑事责任

一.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共同犯罪的分类,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共同犯罪人所进行的适当分类,其目的在于确定各个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二.共同犯罪人的种类

(一)主犯

1.主犯的概念

《刑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另外《刑法》第97条规定:“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主犯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

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组织犯。

第二.聚众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聚众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共同犯罪中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第三.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关系

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区别:

第一.发生的场合不同

首要分子只存在于犯罪集团和聚众犯罪中,而主犯既可以存在于犯罪集团和聚众犯罪中,也可以存在于一般共同犯罪之中。

第二.主犯未必是首要分子

主犯的范围比首要分子大。

第三.在犯罪集团中,首要分子必定是主犯

3.主犯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十六条 【主犯】

第三款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二)从犯

1.从犯的概念

《刑法》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从犯的种类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从犯,即次要的实行犯。

第一.在共同犯罪活动中的地位

第二.实际参加犯罪的程度

第三.具体罪行的大小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从犯

3.从犯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十七条 【从犯】第二款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从犯的处罚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要看所犯罪刑法定刑的轻重

(2)要看具体罪刑的大小

(三)胁从犯

1.胁从犯的概念

《刑法》第二十八条 【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这是从犯罪分子参加犯罪的原因来分析的。

2.对胁从犯的理解

(1)把胁从犯与身体完全受到强制,失去意志和行动自由的情况区分开来。

(2)把胁从犯与紧急避险相区别

《刑法》第二十一条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3)把胁从犯与从犯分开

在主观上,从犯是完全自愿的,而且自始就自觉自愿地参加犯罪的,而胁从犯是不完全自愿参加犯罪的,带有被胁迫的性质。

在客观上,从犯是主动实施犯罪的,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罪行比胁从犯严重。胁从犯是被动偶尔参加了犯罪,所起作用小,罪行较轻。

(4)把胁从犯与由于受金钱、物质或者色情的诱惑而自愿参加犯罪的人区别开来

后者不是胁从犯。

3.胁从犯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十八条 【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四)教唆犯

1.教唆犯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是教唆犯。

构成教唆犯,必须具备主客观两个方面的要件:

(1)在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教唆行为,即引起他人实行犯罪决意的行为。

(2)在主观方面,必须有引起他人犯罪的故意。

2.理解教唆犯应注意的问题:

(1)被教唆的人把教唆内容理解错了,实施了其他的犯罪,教唆犯只对教唆的内容负责,对理解错了的由行为人自己负责。

(2)如果被教唆人实施犯罪时超出了教唆的范围,实施了其他犯罪,教唆犯只对自己教唆的内容负责,超出教唆部分由被教唆人即行为人负责。

(3)教唆故意的内容只要求达到引起他人的某一具体犯意即可,并不要求在具体方法上、具体对象上作具体的提示。

3.教唆犯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犯】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以上规定,对教唆犯的处罚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第二.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第三.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来自刘宪权老师主编的《刑法学》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来源:各地高院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200C2pQXAhSA1Q.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不语

      当出现有两人以上进行犯罪活动的时候,在进行案件调查的时候,是需要区分是主犯从犯的关系还是进行共同犯罪,那么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不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法务时刻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不语   

    2024-12-11 03:59:16
    47 0
  • 共同犯罪中从犯的认定是怎样

      共同犯罪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共同犯罪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主从犯的认定。那么,共同犯罪中从犯的认定是怎样?主犯没抓到从犯怎么判?共同犯罪主犯从犯如何量刑?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务时刻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共同犯罪中从犯的认

    2024-12-11 03:42:05
    51 0
  • 2022共同犯罪是否有中止

    共同犯罪有犯罪中止。全体共同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并能产生犯罪结果的的行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部分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以后,对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进行劝说阻止,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接受了劝说,在能够继续进行犯罪的条件下,自动停止犯

    2024-12-11 03:18:53
    57 0
  • 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吗

      教唆犯是属于某些共同犯罪类型的种类之一,简单的说就是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已达到自己的心理目的。对于教唆犯和共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理论界有不同的意见。那么,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吗?我相信你一定会对这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今天法务时刻的小编就带你了解与它相

    2024-12-11 02:18:43
    51 0
  • 最新共同犯罪数额认定规定

      谁都知道是立法机构规定的,修改的。是要符合民生,体现民意,服务于人民的。关于一些法律条文是每个公民都很关注的。因为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犯罪的相关政策,就是属于那一类受关注的政策。下面法务时刻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最新共同犯罪数额认定规定。   一

    2024-12-11 02:18:43
    55 0
  • 共同犯罪自首是怎么样的

      对于一些犯罪后由于一些原因而自动投案交代自己犯罪事实的行为叫自首,在上自首上可以减轻处罚的。那么,对于共同犯罪自首是怎么样的呢?相信你一定会对这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今天法务时刻的小编就带你了解与它相关的法律问题。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一、共同犯罪

    2024-12-11 02:18:43
    48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