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要准备的材料
(1)申请书:申请书内需要明确按编号写明仲裁请求事项、事实描述,以及仲裁请求金额的详细计算方法。
(2)证据材料清单:证据材料清单,需要按逻辑和仲裁请求顺序罗列证据目录,标明证据页数并编号。同时要讲证据按清单内的顺序整理好。
(3)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这是仲裁庭向你和公司快递仲裁开庭通知与结果的地址与收件人确认书。需如实填写。
(4)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身份证复印件一份需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纸上,并注明“此身份证复印件与原件一致。签名:日期:”。身份证原件由仲裁工作人员核验后交回申请人。
(5)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
从当地的企业信用信息网上可以查询并打印,提交一份。
2、提交申请与材料
准备好以上材料,就可以去劳动申请仲裁。
3、案前调解
每天仲裁委员会受理的仲裁案件都会非常多,所以仲裁员会确认你是否需要案前调解,以简化整体的仲裁流程。如果你同意先行进行案前调解,就需要签署一份调解确认书与证据材料收据。
4、提请仲裁
如果不想进行案前调解,或者经过调解后仍需要开庭仲裁的,就会领取一份《仲裁收据》。然后回家等待通知,期间仲裁庭会先行审核你的申请书与证据清单。
5、出庭
提交申请书后大约半月左右,仲裁委员会电话通知你领取通知书,包括《受理案件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和《出庭通知书》。
二、 劳动仲裁的性质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仲裁的方法解决争议,程序简便,时间比较短。劳动争议需要快速处理,当事人一般都不愿意在纠纷处理上花费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仲裁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
参加仲裁的仲裁员是来自劳动和法律方面的专家,具有处理劳动争议的丰富经验,有利于提高仲裁办案质量。但是,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仲裁机构不能强制执行,只能由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 劳动仲裁时效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45条对劳动争议处理中的期间计算作出了规定,具体内容是:
1、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仲裁委员会指定的期间。
2、期间以日、月、年计算。
3、期间开始之日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法定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天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法定节假日是指1949年政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的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
4、期间不包括在途中时间。仲裁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纠纷之后,一般都会想要快速的解决好问题。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纠纷,那么申请劳动仲裁程序简便,时间较短。以上就是法务时刻小编收集的有关劳动仲裁程序流程的相关规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路由器设置来源链接:https://www.eiahk.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1dfC2pXUAZdAFQ.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