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卷满分范文(共9篇)

2021上海卷满分范文 第1篇

事物价值的高低和人们认知的深浅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时间也并不是认识事物价值最重要的因素。关于时间沉淀显出事物真实价值这件事情,最常见的例子是画家梵高。人们经常把梵高视为怀才不遇的天才画家,生前寂寂无名,贫病交加,死后却身价暴涨,稳居世界艺术殿堂的前列。因此扼腕叹息,认为梵高生不逢时,人们在他死后才认识到他的伟大。

但稍微了解一点艺术史我们就知道,梵高有个很有头脑的弟弟。他很早就发现了梵高的天分,并且负责售卖梵高的作品。正是因为他知道哥哥的价值,所以才把梵高的画牢牢控制在手中,没有用低廉的价格任其流入市场,耐心等待着合适的出手时机。在等待期间,他为梵高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经费,让梵高可以去自己喜欢的南法小镇阿尔勒创作和疗养。阿尔勒我去过,安宁祥和,日光灿烂,梵高咖啡馆隔壁的西班牙海鲜饭香气四溢,让人垂涎三尺。

梵高弟弟的判断是正确的,遗憾的是梵高没有等到那一天,在追求艺术之路上他太早陨落了,这是许多天才艺术家共同的命运,并非只有梵高如此。因此,梵高不是被世人错过,他的作品也不是缺乏时间沉淀,只能说是造化弄人,而人们又乐于接受一个悲苦的故事,可谁又真正知道梵高的内心世界呢?

真正恰当的例子应该是圆锥曲线,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洛尼乌斯在公元前200左右发现,此后的一千八百年间它是指作为数学公式存在。直到第谷和开普勒开始研究行星运动学,圆锥曲线才突然凸显出自己在天文学上的实用价值,可以用于计算行星运行轨道。一千八百年前,圆锥曲线就已经做好准备。但是需要人类一千八百年的时间逐一把科技树点亮,要等到天文望远镜问世,也要等到第谷这样全身心投入行星研究的人累积观测数据,人类中有牛顿、开普勒这样的群星闪耀登场时,人们才会终于认识到圆锥曲线的价值所在。

作为反例,乔布斯发明的触控式手机屏幕,人们几乎是立即就接受下来,并且成为智慧手机的基本操作,从此放弃了手机上的物理键盘,时间因素在这个例子里完全不起任何作用。如果一定要找出什么理由,大概可以说是人们对于抽象概念的接受程度,要远低于直觉感受。圆锥曲线要计算,但是手机屏幕上点、按、滑动、放大缩小只需要直觉,并且可以得到立即的反馈。

所以,问题并不在于时间和时间的沉淀,而在于人们的认知,以及改变认知的难易程度。

由此可见,时间并不会有什么沉淀,时间也不会主动产生什么认知。所谓的沉淀,源自人们的努力,并且由这些努力带来认知的改变。如果没有第谷经年累月的观测,如果没有汉密尔顿和路易医生的观察和分析,人们的认知还依然处于蒙昧之中,也就自然谈不上什么认识到事物的价值。当圆锥曲线方程落满灰尘,当人们流尽鲜血然后死去时,时间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时间就是个代价,人们努力付出需要的代价,人们转变观念需要的代价。

2021上海卷满分范文 第2篇

2012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微点评2012年高考已拉开大幕,7日中午,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的两位语文名师刘纯老师和王乃中老师第一时间在新浪微博独家点评了本年度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说明了其破题立意的角度及升华方向,并结合往年题目说明了高考作文需要关注的重点。以下为2012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点评微博内容汇总:上海卷:【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这个题目最直观的破题点就是_一般人和天才的不同之处_,可以提炼出_珍惜自己的微光不要轻弃_,文章展开时可以倚仗_我的微光是些什么_、_如何珍惜_等等构造提纲;此外如果想另辟蹊径,还可以去谈_一般人和天才没什么不同_,因为我们身上的微光都是一样的。本题的难点不在于立意角度的发掘上,而在于具体材料的填充上,平凡人的微光是什么?舍弃的具体表现是哪些?这些点都需要考生们费一些思量。就我看,_心灵中闪过的微光_可以是感情、灵感、冲动乃至于一刹那的顿悟等,而舍弃,可以具体为放过了灵感、埋没了情感、打消了冲动、遗忘了顿悟。历史上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比如某人一个灵感被轻易放弃导致科学原理被他人发现、某艺术家轻易地决定搁置某个构思结果被他人写成传世巨作等。

2021上海卷满分范文 第3篇

这是去年暑假的事了,回想起来,大家嘻哈打闹,你一言我一语的画面还时常闪现。虽然这样的结果,当时谁也没想到。

那个时候,正是一年中,太阳最肆无忌惮的时候。可我是班干部呀,老师忽然一个电话,我就要被迫接受太阳给予的“温暖”了——老师要我们回学校出什么黑板报!班上几个同学也都是苦不堪言,心里还惦记着空调和西瓜。

黑板在学校大门不远处,这么热的天,我们只能下午,太阳稍稍不那么“辣”的时候出黑板报。开始的时候,同学们思路全无,天气热得让人心烦。“天气这么热,我们干嘛不来一个凉爽的主题?”一个男生放下了汽水,古灵精怪地笑说。“小东,你擅长画画儿,咱们板报背景就画大幅海浪和椰树。”倚在树上的一个同学抢嘴说。同学们都笑了,接着就是你一言我一语,不细听,还以为我们在争吵呢!

开始大家总是迟到,后来,黑板报逐渐由“半遮面”的美女,逐渐露出“庐山真面目”之后,大家就起劲儿了。天气好像也没那么大的威力了,一群傻瓜,在烈日炎炎下欢声笑语不断,间或还来个恶作剧,嬉笑追逐,及至后来,没有空调,把西瓜直接买过来,你一勺我一勺,不分彼此。而黑板报,也在大家愉快地努力下,大功告成了。看着五彩的背景画,看着烈日下,一笔一划写下的端正字体,夕阳西下时分,忽然全无往日的活泼,只相视而笑,不知怎地,满意到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不用说,大家心里都期待着,开学来,被同学们的称赞声淹没呢!

“呆若木鸡”这几个字我们是深深地体会了一把,开学的那天我们几个就那么哑口无言地站着。这色彩模糊暗淡,字迹不清的黑板是怎么回事?这不过才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怎么会变成这样?我们那几天的劳动就这么白废了?虽然也没有特别期待有多少的夸奖,可好歹给我完完整整的呀!几个同学也很无语,脾气不好的一个同学,甚至忍不住说了句粗话。大家心里都有气,可却不知道找谁撒,心里都不是滋味。你说,谁会想到结果会是这样?“没想到,真没想到!”一个平时很文静的同学,也道出了自己的无奈。

你要是问我结果怎么样了?我只想说,开学后的一个星期,我们几个一块儿吃了顿饭。大家开始当然有些埋怨,可到后来想想,大家出黑板报的时候,真的很开心。享受了过程,也认真努力过了,“天公不作美”也是没法,不能说没有遗憾,但,算了,顺其自然吧!

2021上海卷满分范文 第4篇

洋洋五千言神秘而辽远的《老子》中有这样的话语:“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只有音与声相和,才能交织出和谐的韵律;作为独立的人类个体,我们的内心也是坚硬与柔软并存,必以合适的方式面对这种存在状态,方能造就谐和的自我。

我们的内心可以柔情温婉,也可以坚韧刚劲。民国时期有很多养尊处优的大家小姐,在温存雅致的氛围中成长,柔情似水,温情楚楚,后来战争突起,风云忽变,在生存环境的剧烈摇摆下,很多大家闺秀都不是软弱绝倒,而是调动起内心坚韧的一面,支撑起家人的生活。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界的叶嘉莹先生、复旦校花严幼韵女士,无不如此。正是这种刚柔相济,使她们内心谐和,叶嘉莹先生才能在高龄之下精神矍铄,身体已老,但心灵还在诗词研究上生生不已;严幼韵女士才能始终保持高雅仪态,身体也已年过百年,精神依然自在活泼。

我们的内心应该要追求柔软的感性,也应该握住冰冷的理性。我们可以带着丰富的情感来体验人生,情感的悸动会给我们生命的惊喜,然而,一味跟着感觉前行,人必定会迷失自我,不知所来为何。当然,如果只以绝对理性作为自己的导引,固然可以活得清晰,目标明确,但似乎也会错失柔软的呵护,也会失去体验感性之美的契机。莎翁的剧本,以理性的角度看,处处都是张扬的激情与夸张的文采,但正是这种永恒的艺术的感性之美,“引导我们上升”。英国的罗素研究数学与哲学,对一个事物总有犀利澄澈的分析,是非黑白,过往将来,至今看来仍震彻人心,但他同时也是感性发达的人,他有“对知识的渴求”,更有对“爱情的渴望”,有“对人类苦难不可抑止的同情”,他是一个非常和谐的个体,因此才在学术研究上十分出色,更在人际交往中张弛自如。

人人心中都有柔软与坚硬,如何调动软硬,才是终极的大智慧,它会造就一个真正和谐的人。而老子的“音声相和”中,音与声的比重,也是最后是否能奏出和谐旋律的重点。其实本能的反应会帮助我们调和软硬的比例,但要更精进,每个个体必须从自己的特性出发,去感悟,去试炼,去无限接近最和谐的自我。

一个和谐的自我,里面必定深藏着一份高贵独立,还深藏着一份亲切可依。

2021上海卷满分范文 第5篇

在我看来,事物价值是及时显现的,只是许多次未能被人及时发现。譬如蒙尘的古董,转瞬即逝的机遇,独有的天份……它们的价值无需沉淀,就在那里;而识别事物价值的心灵则需要沉淀。

一颗足够沉静的心灵,能清晰准确地辩识世间事物的真正价值。而嘈杂的心灵,往往对事物的价值“视而不见”。因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需要沉淀的是心灵,而非事物的价值。经过淬炼沉淀的心灵,是真正有价值的。

有人说,古董呢?难道不是历经时间的沉淀,越老旧越有价值?非也。古董它首先是精品,才能绵延数年;其次它需要遇见懂得的人,才会重见天日,回归价值;不然埋在土里的古董,有价值,但其价值无法被人认识并体现。工之侨献琴,申屠敦之鼎的故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因为人们的心灵太容易被外表、名声、权力……蒙蔽,而看不到事物原本的价值。

因此,心灵,是价值的明镜。唯有心灵需要沉淀澄澈,才能照见事物的真正价值。

有人说,机遇呢?在如今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机遇似乎随处可见,又往往与人擦肩而过。机遇的价值如何体现呢?为何有人是机遇的幸运儿,而有人却是机遇的弃儿?

机遇就像淘气的孩子,它既不循规蹈矩,也不按套路,它时常闪现,却神龙见首不见尾。那些被机遇频频眷顾的人,大都有一颗沉静执着的心灵,譬如执着于简洁完美的乔布斯,狂热制造火箭的马斯克,想到就做的张小龙……他们对于认准的事,想到就做;在实践中,不惧失败,趋向完美;在完美中,得到心灵的宁静。这让我想起学走路的孩子,抬腿便走,摔了再走,直到学会,内心满足。原来,淘气的机遇,往往留给有童心,内心纯粹的人。

最近视频里见到最有天分的人,莫过于数学天才韦东奕。网上对他的评论两极分化。有人认为,即便他的数学成就高,但他情商不高,说表达方式不佳。有些人认为,他这样纯粹的天才,他的喜悦都融于全然思考带来的快感,他已无需花更多的精力放在所谓“情商”和“表达”上。

对天才本人来说,他眼中只有自己狂热喜爱的数学研究,其他的事物何曾占用他的思索空间?正式这份沉静笃定的真实,让他并没有遇到“情商问题”。

所以,无论是宝物,机遇,还是天份,都需要澄澈沉淀过的心灵,方能将它们稳稳接住。因而,经过淬炼沉淀的心灵,是最有价值的。

2021上海卷满分范文 第6篇

郑板桥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叶芝在诗中疯狂赞美他爱人的“哀戚脸上岁月留下的映痕”。杜拉斯在《情人》一书的开头中留下了永久惊艳我的“比起你年轻的美貌,我更爱你那饱受岁月摧残的容颜”。

这些古今中外的文人们无不在向我们传达一个观点:老非迟暮,而是岁月之历久弥新。

在整个社会开始步入老龄化的同时,我们的人生便也在时代的激流下被蒙上了一层时光的滤镜:古董要收藏年代久远的,电影要去看黑白带沙点的,工作要有好几年经验的……“老物件”们饱受赞美,年份不够的“新物件”被扔在了灰堆里,等着积灰也成为“老物件”的一天。

历经岁月沉淀的“老物件”自是好的,但“新物件”也自有它的价值。因为,事物的价值,原本就是天生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巴金仿《红楼梦》将阴暗的旧社会家长制撕开一道大口子的时候不过是个二十八岁的青年;胡适扛起“新文化运动”大旗之时才将将大学毕业;我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是源自一群不到二十岁的青年学子的一腔热忱,从此,我国走向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他们在没有经历过时间沉淀的年岁,达到了常人数十年沉淀也难以启及的高度。由此可见,明珠之所以为明珠,是因为它生来就是明珠。

人无法认清明珠的价值,错不在明珠,而在不愿识得之人。事物的价值天生存在,关键在于个人的目光能否穿过时间的缝隙窥到端倪。

韩愈曾感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目光都仅局限于自己的一个小圈子中,于是他们只能看到他人已然识得的“千里马”,而无法通过自己去发现新的“千里马”。于是他们便武断地做下定论,曰:“天下无马”。呜呼哀哉!这是多么得一叶障目!多么得可悲!

然而,作为被藏灰的“新物件”,我写下话这些并不是在发牢骚,也不是在否定“老物件”的价值,而是在感慨或许我们都错了,事物的价值或许从来都不在于时间沉淀的短长,而是经年不变的初心,是历经百难千阻后的一路始终,一往无前。

有人将时间沉淀成一把又厚又长的胡子,就有人将时间酿成一杯香甜醇厚的酒,而一切的源头便是两者青年时代许下愿望的不同:

你这一辈子,是打算熬资历,还是打算好好珍惜这仅有一次的人生?熬资历的人生,再久的时间沉淀也是徒劳。朽木经年终腐朽,鱼目万年非珍珠。

而将“人生”二字放在心中的人,人生之路或许泥泞坎坷,然则迎难而上,或许终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2021上海卷满分范文 第7篇

有人说,“仍然会看着电视剧陪主人公一起开心或者哭泣,和小时候一样,我是仍然不够老吗?”岁月渐行渐远,从青春年少,到中年勿勿,时光无情而逝,情怀不再激荡,情绪不再飘乎,内心坚定从容,行事中规中矩。走过了,路过了,也曾错过了,难免麻木,难免沉静,亦或难免糊涂,慢慢地把自己装进套子,成为“套中人“。

这是成熟?还是老去?在我看来,这都不是!粱漱暝说过,人生不过就是提醒自己,反复做一个动作……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扔。走出来的是路,扔掉的是负重。路越走越长,心越走越静,时刻谦卑,时刻低眉,时时刻刻心存敬畏。只有这样才能修炼成精,任你密雨斜侵,我只坐拥王城!王城之中恰恰是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因为生命得以延续,所以心变柔软!看着自己创造的,做为自己生命延展的新生命,你会感谢造物主的神奇!这娇小的,鲜活的,真切的小生命,让你明确肩负的职责,更让你变得无惧无畏,这小生命在你爱的最深处,陪他笑陪他哭陪他痛,陪他吃陪他玩陪他睡,你的心因他融化,也会因他无比坚强!总有一天,他们要离开你,这是你无法化解的温柔!

因为生命源自创造,所以心变柔软!我们亦是生命的传承,我们也是希望的延展,从幼小到强大,从无知到无畏,从不羁到牵挂,是自己在成长,还是人性的光辉在延续?曾经无所不能的依靠,也需要扶持,曾经漫天的温柔与包容,也变得絮叨。他们一天天老去,我们的心一天天柔软,总想尽力让他们放慢步伐!总有一天,他们要离开你,这是你无法躲避的泪点!

因为生命需要相遇,所以心更柔软!前生五百次回眸,方换得今生擦肩而过。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今生相遇,万千偶然之中的必然,今生相知,千百必然之中的奇缘,今生相爱,百种奇缘之中的唯一。怎能不珍惜,怎能不爱恋,怎能不相守?此生结发,只愿为你,来生种种,复难再见!每念及此,心更柔软!总有一天,总会一人离开,这是无可抗争的规律!

每个人心中都有最柔软的地方,这地方可以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子之情,可以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顺之意,更可以是相拘以湿相濡以沫的至真至爱,当然还有伯牙子期的朋友情兄弟意,张良纳履程门立雪的师生情,更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之心,悲天悯人奔走呼喝怜惜苍生之思。凡此种种,每念及此,无不令你,泫然涕下,道理不过,大爱使然!当你明内心白柔软所在,便知坚硬所向,自我也就从此和谐!正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2021上海卷满分范文 第8篇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考查点:内心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

●立意角度:坚守原则与灵活变通;严于律己与宽以待人;平静内心的方式;个人内心的和谐来自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近几年上海高考作文一直注重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今年的作文试题仍然保持了这一特点。今年作文题目跟往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的思维模式是一致的,都是两概念对立统一的辩证思考。题目查考的是学生辩证的思考力,而这也是一些学生所缺失的。

从题目内容来看,探讨心中的“坚硬”与“柔软”,培育精神和谐。精神培育这个话题,具有时代特征。

这个题目有写作的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同时也有高度可攀。从写法上,可以写统一性,培育和谐人格;也可以分开写,“坚硬”的力量和“柔软”的力量,同时兼顾另一方面。

作文题带有开放性,给学生的空间较大,容易上手,可以选择不同角度来写。既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随笔等。

从内容来说,心中的“坚硬”和“柔软”以及和谐的自我,针对整个社会可能存在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内心的选择对整个人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不要走极端和偏激。

当考生在某一点上站稳,却仍需要将眼光涉及另一点,将两点结合,逼迫考生深入思考:“如何对待,才能造就和谐人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人生境遇去平衡“柔软”与“坚硬”,造就和谐自我。挖掘矛盾背后的逻辑合理性,体现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至此,什么是“和谐人生”呢?健康、快乐、幸福、自适等就是一种和谐人生。故而,无论是“柔软”,还是“坚硬”以适度为好,适度才能造就一种幸福、自适的人生。

2021上海卷满分范文 第9篇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这道作文题延续了上海卷一贯的风格,富有思辨色彩。关于对未来的预测,每个人都不陌生,但生活充满变数,对未来的预测不一定准确,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这种预测?预测的依据有多少合理性?过去、现实与未来究竟有没有如同草蛇灰线一般有规律可循?对未来的预测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自己和他人的现实生活?有没有一定的积极性,比如使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富有目标和条理性?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写作中加以思考,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个体命运与社会的关联性等。写作时应体现出对变与不变、人事与天命、预测与不可预测等等的辩证思考。

网页设计公司来源链接:https://www.cnzhujun.cn/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18fC2pWXARcA1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初中满分作文范文(精选70篇)

    初中满分作文范文 第1篇 有人说,读书是攀登智慧的高峰;有人说,读书是品味甘甜的泉水,在我看来,读书是一种心灵上的安慰,精神上的寄托,更重要的是,读书就像在欣赏风景。在我的童年里,读了许多书,也欣赏了许多不同的美丽风景。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有一次妈妈带我去

    2024-12-11 04:00:49
    38 0
  • 英语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通用66篇)

    英语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 第1篇 Dear Editor: I’m a senior three student. I’m writing to tell you my opinion on whethe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an go to school with mobile phones. I think they can do that. Because students can keep in touch with their fri

    2024-12-11 03:45:27
    41 0
  • 中考满分作文英语范文及翻译(3篇)

    中考满分作文英语范文及翻译 第1篇 Fast food business has developed tremendously in the past 50 people will see all kinds of fast food restaurants here and clearly shows how closely it is related to our daily people believe that fast food business has becom

    2024-12-11 03:39:43
    38 0
  • 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汇总44篇)

    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第1篇 人是不可能没有自信的,自信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自信是人们可以确信的看法。 高尚、远大、美好的理想给人以力量;卑下、低微、丑恶的生活目的给人以消沉、不振、悲观或是低级趣味。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信,这样能促进社会进步,合乎人民

    2024-12-11 03:33:00
    46 0
  • 书信式作文满分范文(通用9篇)

    书信式作文满分范文 第1篇 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就要结束学业。两年半的学习生活,我们相见的机会屈指可数——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仅仅不足60天。时间如梭、疾驰而过,留下来的是什么?我曾经一个人默默走在路上,走在课后的路上,也在思考的路上

    2024-12-11 03:29:44
    33 0
  • 中考英语满分作文范文及翻译(通用10篇)

    中考英语满分作文范文及翻译 第1篇 介绍我们的学校 Welcome to our school! Our school is the key middle school in this city. Now we are in the front gate. Entry in this school, you can see there is a big football playground on the left and a big resturant on

    2024-12-11 03:29:38
    4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