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商标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商标具有专属权,注册的商标只有注册人能使用,如果未经授权使用的,构成侵犯,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商标转让的需要对合同进行备案,那么商标转让未备案效力是怎样的?下面由法务时刻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商标转让未备案的效力是怎样的
我国《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并未规定合同未经备案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许可使用合同无效。只是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
另外,将许可使用合同交送存查、报送备案,主要是为了第三人查阅,起到公示的作用,是为了第三人的利益,所以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未交送存查,报送备案的,该合同被许可人取得的权利不能对抗第三人。在惯例上,除了明文规定将交送存查、报送备案作为的条件外,一般都将未依法交送存查、报送备案的行为后果确定为不能对抗第三人。这样的处理,对合同双方当事人和第三人都无不利,也不影响行政管理机关追究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行政责任。
二、商标转让中的法律风险
(一)合规风险
商标权属于私权,法无明文不得限制商标权人处分其权利。但考虑到商标权往往牵涉公共利益,各国无一例外又对商标转让设定了一些限制措施,如:类似商品使用同一商标的不能分割转让,已经许可他人使用的注册商标不能随意转让,集体商标不能转让,联合商标不能分开转让,共同所有的商标任一共有人不能私自转让等,甚至有的国家还规定了商标连同转让原则,要求商标权人转让其商标时必须连同其营业一并转让。如果忽略了这些法律规定的限制,导致商标转让不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便将引发合规风险。
(二)操作风险
在我国,商标转让适用自由转让原则,商标转让与商标有关的商品生产经营不具有连同关系,商标权利人既可连同其营业转让注册商标,也可将注册商标与营业分开转让,只转让商标权。但实践操作中,商标局对于办理转让注册商标只是要求受让人一方到办理大厅即可,不需要提交书面的商标转让合同。在整个转让程序中,唯一能体现转让人意思表示的法律文件就是由转让人签章的《转让申请/注册书》。这样的操作设置,可能造成注册商标在商标权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转让”,即由受让人或第三方利用假冒签章而将自有商标非法转让。
(三)合同风险
1、一标二卖
在商标转让人将其注册商标分别转让给不同的受让人的场景下,或将引发合同的效力和风险。假如商标转让人与第一个受让人签订商标转让合同之后,隐瞒该事实又与第二个受让人再签商标转让合同,那么第一个商标转让并生效,而第二个合同则属于可撤销的合同,由受让方享有撤销权。如果第二个商标受让人知道商标已经转让他人的事实,仍然签署商标转让合同或仍然不行使撤销权,那么第二个商标转让合同也有效。根据债权平等原则,任何一个商标受让人都有权请求商标转让人履行商标转让的合同义务。在商标局办理完毕注册商标转让手续后,因履行不能,其他商标受让人只能要求商标转让人承担违约责任。
2、无偿转让
商标转让中商标转让人并没有获得任何对价,那么这种商标转让合同应属。对于赠与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随时单方撤销赠与。商标权的转移时间是商标主管机关核准并公告之日,因此商标无偿转让合同自签订成立至商标转让公告期间,商标转让人其实可以随时以单方意思表示撤销赠与。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商标转让合同未备案有没有效力”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商标转让合同没有进行备案的,只要合同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但合同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务时刻进行。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15cC2pRVQNUDVQ.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