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恐怖行为的主体是什么

我国通过并公布了《反恐怖主义法》并于2016年1月1日实施,那么构成恐怖犯罪的行为有哪些呢?《反恐怖主义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下面由法务时刻小编在本文为您详细介绍构成恐怖犯罪的行为知识。

一、恐怖主义性质的行为具体具体有以下分类

1、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

2、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

3、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

4、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

5、其他恐怖活动。

二、实施恐怖行为的主体

1、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2、恐怖活动人员:是指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三、发现恐怖主义活动该怎么办

《反恐怖主义法》第九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对举报恐怖活动或者协助防范、制止恐怖活动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作出其他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实施恐怖主义活动受什么处罚

《反恐怖主义法》第十一条规定,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民或者机构实施的恐怖活动犯罪,或者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恐怖活动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刑事管辖权,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法务时刻小编收集的关于实施恐怖行为的主体是什么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想要了解,欢迎来法务时刻咨询,上面有很多专业的律师。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11dC2pQVAVUBVU.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拼多多企业店铺变更法人怎么办(拼多多个人店铺变更主体的办法)

    拼多多店铺主体变更如何处理?拼多多店铺升降级包括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本次我们就为大家介绍拼多多店铺主体变更&升降级问题处理方法,帮助商家解决疑惑。场景一:主体变更(一)个人店入驻人更换处理方法:目前不支持更换入驻人,若涉及入驻人去世需要继承店铺,可按以下流

    2024-12-11 05:17:04
    91 0
  • 淘宝分销主要以什么为主体(常见的三种分销方式)

    淘宝客发展到今天,已经延伸出多种分销模式和代理制度。目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一淘、花生日记、粉象生活、好省,在分销模式和代理制度的设计上,便各有千秋。一淘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促销类导购平台,用户在一淘内按流程下单购买即可获得返利。一淘的佣金等于商品佣金比例(与

    2024-12-11 04:07:45
    33 0
  • 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包括哪些

      单位犯罪是我国中也会出现的犯罪情形,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就在于,二者的犯罪主体是不同的,前者是单位后者是个人,是有着不同的刑事责任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务时刻小编一起来看看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包括哪些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吧!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包

    2024-12-11 04:02:35
    42 0
  • 如何界定渎职罪的犯罪主体

    的都包括哪些 法律常识: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以下人员: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在依照法律、法规(律师工作站www.lawyerzheng.net)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虽未列入国家机关

    2024-12-11 04:02:27
    60 0
  • 司法解释的主体

    律师解答 司法解释的行使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监督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等法律规定,严格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行使司法解释权

    2024-12-11 03:55:34
    39 0
  • 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有哪些(制定行政裁量权基准的主体)

    摘要 在我国,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地方实践探索和积累之后,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34条首次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纳入法治轨道,以中央立法形式对裁量基准的设定义务和公开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及时回应了理论与实务界的诸多争议,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设定义务上,与已有

    2024-12-11 03:50:12
    4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