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后再转借他人,借贷合同有效吗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后再转借他人,借贷合同有效吗的观点吧。

在日常生活中,当亲戚、朋友向你借钱时,恰好你手头拮据,你是选择婉言拒绝,还是通过从金融机构贷款予以转借?

网友咨询:

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后再转借他人,借贷合同有效吗

律师解答:

无效,个人之间的借款,需是出借人将自有资金出借,如是从金融机构套取贷款后再出借,则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民间借贷行为中,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其合法的自有资金,如从银行贷款、信用卡套现、花呗套现等方式获取的,无论是否收取利息,均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借款人需返还借款本金,出借人要求按照双方约定支付利息的,法院不予支持。在此,亲友借钱量力而行,套现转借违法违规。借款人一旦不能及时归还借款,出借人需自行承担从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而且出借人作为金融平台的用户,若无法按时还款,还可能还会面临征信等一系列问题。

律师补充: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法规】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于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后再转借他人,借贷合同有效吗的看法,文章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请寻找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吧!

法务时刻普法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11bC2pRUAJWDQ.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