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

外贸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策略对策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外贸企业处于我国经济体系之中重要位置,目前经济有所回暖,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下,外贸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随着外贸企业经营发展的变化以及贸易环境的复杂,国内很多外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为了能够迎接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使得外贸企业能够持久的发展下去,外贸公司必须要加强自身经济实力,从而持续发展。外贸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发展进程,如何完善并加强外贸企业内部控制,是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

(一)缺乏企业对主要风险的防范。外贸企业是指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通过市场的调研,把国外商品进口到国内来销售,或者收购国内商品销售到国外,从中赚取差价,整个过程需要通过海关、商检、银行、、商会、外管局等主管部门。涉及的中间环节多,交易双方相距遥远,企业管控难度较大,面临风险很多。在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形势下,外贸企业经营风险逐渐增加,表现在外汇汇率的风险、信用风险和外贸风险等。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外贸企业成立五年后倒闭的数量超过80%,最主要原因来自于企业缺乏对主要风险的防范。

(二)缺乏可靠的外贸信息作为管理的参考。可靠地信息报告能够为管理层提供适合既定目标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但是,作为外贸企业,外贸企业内部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并且上下级员工容易出现虚报以及伪造的现象,这样管理者不能够有比较真实可靠的数据来作为企业管理的参考。不能够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会损害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三)内部监管部门缺位。由于我国大多数外贸企业相对规模较小,有的甚至只有几名员工,所以内部控制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主要是管理者出于对节省成本的需要。外贸企业并不能够应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设置必要的职能机构或专职岗位。权责界限模糊不清,模棱两可,内部控制管理比较混乱,权责的关键领域,没有设置固定的报告负责的部门。企业缺乏设置必要的职能结构和专职岗位,无法实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无法进行内部整个程序控制。

(四)出口退税环节内部控制的短板。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的过程,过程是一项复杂而又严谨的业务流程,其退税单证涉及到外汇管理局、海关、供货厂、银行、出口退税机关单位任何一个单位都不能错过,因为错过一个单位,由于材料的不足,很容易产生出口退税的风险。出口退税是外贸企业业务流程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短板。我国很多外贸企业在对企业的出口退税内部控制中,内容趋向于原则性,而缺少实际操作性,造成了退税风险的产生。例如我国的外贸企业单证部经常出现对出口退税的单证衔接考虑不周或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对出口退税的内部控制不能适应国家出口退税的管理要求,不利于外贸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宣传内部控制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外贸企业要充分重视内部控制,才能够推进外贸企业的长远以及健康的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认识并且重视内部控制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作用。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提高其管理意识,并加强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及管理知识的培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监督实施,使企业全体人员都具备高度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

(二)多岗位不能兼任。外贸企业需建立适应企业特点的组织结构模式,除了传统的职能机构和岗位外,还需要设置内部审计、信息管理、单证管理、信用管理、决策咨询等专职机构或专职岗位,以下岗位不能兼任:

(1)货币资金业务不能兼任: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货币资金的保管与盘点清查;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2)存货业务的不能兼任岗位应包括:存货的采购与验收、付款;存货的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存货发出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存货的请购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

(三)加强对外贸风险的内部控制。外贸企业因为生存环境的问题,面临的风险是复杂而且多样的。外贸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以来对于风险做出相应的规避。外贸企业的风险内部控制应该是贯穿着整个外贸流程进行的,其中包括外卖企业的业务前、业务中,业务后的内部控制。首先,在业务前内部控制,外贸企业要搜集客户资料,建立客户档案,依据客户的资信状况采取不同的收汇及贸易方式。从而确保内部控制材料单据的确定以及真实。其次,在业务中控制上,主要是强化对业务处理的控制。在业务控制中,即落实对业务成果的核算控制,外贸企业应该按合同期限确定贸易合同按时收汇的期限,并督促业务部门催讨收汇,并且负责报告的部门及时的进行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写。

(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外贸企业要贯彻执行已经制定的各项制度,按照制度的规定计划、组织、调整经济活动和具体业务,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加强培训,使普通员工都清楚自己所遵循的制度和规定,提高自我监督和监督他人的意识。同时注意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的检查和调整,发现有违反制度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处理。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036C2pXXQlcDV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共12篇

    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有效防控机关事务及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内部约束机制,加强机关惩防体系建设,以落实好权责一致、有效制衡为核心,体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要求,

    2024-12-11 03:27:58
    46 0
  • 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

    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相辅相成。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高效性,风险管理则帮助公司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保护公司资产安全,

    2024-12-11 00:35:34
    41 0
  •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后题答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答案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并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原则、要素、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

    2024-12-11 00:35:33
    36 0
  • 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旨在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则是对企业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以确保企业能够承受各种风险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两者相互补充,共

    2024-12-11 00:35:33
    48 0
  • 2022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注意什么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原本就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些管理的不完善之类的问题,因此企业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接下来由法务时刻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注意什么方面的

    2024-12-11 00:08:58
    43 0
  •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发布部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文号:各上市公司:为推动和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风险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证券法》、《国务院批转证监会的通知》等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本所制定了《上海证

    2024-12-11 00:04:50
    4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