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处理工伤保险与第三人侵权赔偿的关系

导读:针对因第三人行为导致的人身损害,劳动者能否同时主张待遇和侵权损害赔偿?司法实务中的做法不一,导致同类案件不同判的现象比较突出,无形中影响了司法的权威,以及的正确适用。本文在归纳司法实践中

针对因第三人侵权行为导致的人身损害,劳动者能否同时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和侵权损害赔偿?司法实务中的做法不一,导致同类案件不同判的现象比较突出,无形中影响了司法的权威,以及法律的正确适用。本文在归纳司法实践中几种比较带有典型性做法的基础上,试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实务中的不同做法及理由

实务中,对于如何处理工伤保险与第三人侵权赔偿问题,各地操作不一,理论上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以下是三种具有典型性的做法:

做法一:二者可兼得。即因用人单位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劳动者可向第三人主张人身损害的侵权责任,并可按照《》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理由:侵权赔偿和工伤待遇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二者之间不能相互取代。劳动者获得两份赔偿是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

做法二:劳动者已从侵权第三人处获得足额赔偿的,不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如未能从侵权第三人处获得足额赔偿的部分,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予以补足。

理由:民事侵权法律关系中,以损害填补为基本原则。如允许劳动者可以获得两份赔偿,与此原则相违背。其次,工伤保险基金本身十分紧张,在劳动者已从侵权第三人处获得足额赔偿的情况下,不再给予工伤待遇,可以将有限的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更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以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基金的作用。

做法三:侵权赔偿和工伤保险赔偿相重复的项目不能兼得。基本理由同做法二,但又有所变通。司法实务中采取此做法。《江苏省高级人院关于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妥善审理案件的指导意见》(苏高法审委〔2009〕8号)中规定:对于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同时构成工伤的,如果劳动者已获得侵权赔偿,用人单位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中应扣除第三人已支付的医疗费、护理费、、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辅助器具费和等实际发生费用。用人单位先行支付工伤保险赔偿的,可以在第三人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范围内向第三人追偿。

二、作者观点

结合目前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笔者比较赞同第一种做法,即侵权赔偿和工伤保险赔偿,劳动者可以兼得。主要理由如下:

1.劳动者获得两份赔偿是基于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一种是侵权赔偿法律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范畴;一种是工伤保险赔偿法律关系,属于社会保障法的范畴。后者是建立在有偿基础上,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后,依法应享受的待遇。二者虽基于同一损害事实,但属于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二者性质不同,不可相互替代。这类似于目前很多学校为在校学生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如在出现学生受到第三人侵权受到伤害的情形时,只允许其获得侵权赔偿,而不能获得基于有偿基础上的保险赔偿,是无任何法律依据的。

2.设立工伤保险基金的目的,即是在劳动者出现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情形时,能够及时获得救助和补偿。这是国家对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的一种特殊保护政策。另外,劳动者获得侵权赔偿后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并未加重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因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投保工伤保险是其法定义务,也是劳动者依法应得的劳动待遇。如不允许已从侵权第三人处获得赔偿的劳动者主张工伤待遇,是与设立工伤保险基金的目的和国家保护弱势群体的政策相违背的。

3.鉴于目前的数额较低,损害和赔偿之间往往不成比例,因此允许劳动者两种赔偿可以兼得,可以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反之,只允许劳动者作出择一选择,有违公平。

4.允许劳动者两种赔偿可以兼得,有目前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支持。《》、《工伤保险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规定,并未限制劳动者获得双份赔偿的权利,因此不允许劳动者两种赔偿可以兼得,于法无据。

三、结语

在如何处理工伤保险与第三人侵权赔偿问题上,本人认为劳动者有权同时获得两种赔偿。即在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和侵权人应当依法承担各自所负的赔偿责任,不因受害人先行获得一方赔偿,实际损失已得到全部或部分补偿,而免除或减轻另一方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附:

一、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之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之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2006〕行他字第12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补偿。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二、参考案例

杨文伟诉宝二十冶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6年第8期)

裁判摘要: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构成工伤的,该劳动者既是工伤事故中的受伤职工,又是侵权行为的受害人,有权同时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用人单位和侵权人均应依法承担各自所负赔偿责任,即使劳动者已从其中一方先行获得赔偿,亦不能免除或者减轻另一方的赔偿责任。

作者:星 张学伟律师

拼多多改销量来源链接:http://abai123.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017C2pXVAhTB1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以物抵债能否抵给第三人

    律师解答 当事人决定以物抵债的,可以抵给第三人,但是应当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结果。按照规定以物抵债是指债务人将事先抵押、质押给银行的财产或者其他非货币财产折价给银行所有,用于偿还银行债务的行为,是债务的清偿方式之一。 法律依据 《中国银行以物抵债管理办法(试行

    2024-12-11 03:56:35
    55 0
  • 第三人参加诉讼申请书大全(15篇)

    更多申请书的写作要求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关注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要注重语言的精炼和表达的清晰度。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申请书的特点和要求,并提高自己的申请书写作水平。 参加诉讼申请书 篇一 申请事项:申请作为原告参加诉讼。 事实与理由:

    2024-12-11 03:55:40
    58 0
  • 第三人的撤销之诉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一般来说,第三人撤销之诉在适用主体、管辖法院、提起时限、提起事由、适用客体、审理范围都有条件限制。民事诉讼法对于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管辖作了特别规定,由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不适用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的规定。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第三人

    2024-12-11 03:38:48
    47 0
  • 第三人作出撤销诉讼的裁定需要多长时间?

    第三人撤销之诉裁定会在立案审判的六个月之后给出。因为第三人撤销之诉也属于民事纠纷的一种,因此会按照普通诉讼程序执行,一般会在最迟六个月之内给出判决结果,对于结果不服的,可以进一步提起上诉。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第三人撤销之诉裁定多长时间内做出? 2、虚假诉讼

    2024-12-11 03:38:48
    58 0
  • 第三人撤销诉讼的六个月期限是多少?

    第3人撤销之诉6个月时限指的是权益受到侵害的第3人,在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权益受到侵害之日的6个月以内,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第3人撤销之诉的申请,如果超过时间的话将不能够再提起申请。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第三人撤销之诉六个月时限是什么 2、执行阶段可以提第三人

    2024-12-11 03:38:48
    56 0
  • 第三人称个人事迹范文(实用4篇)

    第三人称个人事迹范文 第1篇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_理论和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林业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单位自身组织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做到内强

    2024-12-11 03:34:18
    5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