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类教案5篇

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提升教案质量有助于增强课堂互动,教案的灵活性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分类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分类教案篇1

1、能说出物品的名称和用途,会将不同的物品按用途分类。

2、初步学习按活动规则拿取和摆放物品。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娃娃家区域:吃的(水果、蔬菜若干)、穿的(衣服若干)、玩的(玩具若干)。

2、纸箱若干,内有吃的、玩的、穿的、学习用品实物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正确说出物品的名称及其用途,按用途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1、说说物品用途。

1)认物品。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吃的(草莓)、玩的(玩具)、穿的(衣服)图片各一张。

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请幼儿说出老师出示的物品图片的名称及用途。

师:这里还有许多物品,请你们每人拿1件物品,边拿边说出它的名字(师幼一起检查是否正确)。

2)出示表格,请幼儿认识表格,并了解表格的用途。

3)出示表格及吃的、穿的、玩的图片若干,让幼儿说出吃的物品放到吃的小表格里,穿的物品要放到穿的小表格里,玩的物品要放到玩的小表格里,并请幼儿将图片放到相对应的表格下面。

2、对物品进行分类。

1)小猪来做客,邀请小朋友去他家玩,并请支做客的小朋友帮它将家里的收拾整齐,把物品放到相应的位置。

2)另外一部分幼儿将教室中的物品按其用途分类放好。

3)教师提问:看看小朋友将物品收拾整齐了吗?为什么要把这些物品放到一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都是吃的(穿的、玩的或者学习用品),所以它们放在一起。

3、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按用途分类,吃的物品要放在一起,穿的物品要放在一起,玩的物品要放在一起,小朋友们真能干!

数学分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几何图形的外形特征,能分辨不同的图形。

2、乐于动脑筋,进行创意建构。

3、能按几何图形的特征进行拼图建构。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几何图形组

活动过程:

1、经验准备游戏:蹲蹲乐,幼儿分组,给每组幼儿命名。

2、操作探索幼儿操作学具几何图形,教师提问:请你仔细观察图形的颜色、形状、大小,哪些图形是一样的`?请将它们摆放在一起。

幼儿给图形分类,教师个别指导。

3、分享交流发给幼儿学具,请幼儿进行分类。

教师提出拼搭图形的要求,请小朋友进行自由拼搭。

分享一下谁是图案最有趣。

4、实践应用幼儿合作拼搭作品展示与交流幼儿收学具。

数学分类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能按照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活动,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2、能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

物质准备:每人一个分类盒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按图形的特征分类》《科学·图形组合》。

活动过程:

1、出示"奇妙的口袋、复习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这是一个漆面的口袋、里面藏着许多东西,请大家猜猜藏的是什么。教师一遍念"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边请个别幼儿分别摸出正方形、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图形让大家辨认并说出名称。

2、引导幼儿操作,学习给图形分类。

师:请小朋友拿出分类盒,把一样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操作完毕后,请幼儿将所以图形按形状分别放在相应的篮子里,并互相检查分类是否错误。

3、完成操作材料

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图形组合》,看看上面的图案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有几,并分类作记录。

教学反思:

?按图形的特征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数学分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事物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水果、蔬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听音乐坐好,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察演示。出示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选择一种分法进行演示,如:将图形分成形状不同的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想一想如何将每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教师演示分法。

3.教师小结: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状分;还可先按颜色分,再按形状分。

4.幼儿操作。让幼儿观察图形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5.复习巩固。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

三、结束部分:教师奖评小结,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二次分类的理解让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幼儿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激发起幼儿的内在活动机制,产生积极体验,我不断地尝试、变换多种活动方式,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幼儿更喜欢上数学课。

小百科: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数学分类教案篇5

中班数学活动:

彩色气球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分类计数。

2、学习根据线索,判断出对象与物品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挂图,学习单。

2、红、黄、蓝色雪花片若干。

3、每人一盒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通过演示,学习分类计数,感知物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师:看!周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雪花片)

师:这些雪花片是什么颜色的?(红色、黄色、蓝色)

师:请小朋友猜一猜红色的雪花片有几个?我们用什么办法就能很快地数出红色的雪花片有几个?(把同种颜色的放在一起,而后再一种颜色一种颜色的数。)师幼一起点数并完整表述:有x个红色雪花片。

二、动手操作,练习分类计数,理解实物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师:小朋友,请你们从桌子上的小篓子里抓一小把雪花片,分一分,数一数,然后告诉我,你拿了x个x颜色的雪花片。(指名回答)

三、通过游戏,判断游戏者与所抢雪花片颜色及数量的对应关系。

师:好了,现在我们把雪花片放回篓子里。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玩抢雪花片的游戏啊?(想)。

师:抢雪花片的游戏怎么玩的呢?小耳朵听好了,我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分别围站在桌子旁,随着老师的铃鼓声转圈,铃鼓声一停,三个小朋友就开始抢拿雪花片。记住了,一个小朋友只能抢拿一种颜色的雪花片,只有在铃鼓声停了之后才能开始抢拿。当铃鼓声再次响起就停止抢拿。抢拿雪花片个数最多的小朋友获胜。师:我们一起帮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数一数他们拿了x个x颜色的雪花片。集体说一说:xx小朋友拿了x个x颜色的雪花片。

游戏2次。

四、幼儿操作,完成学习单。

师:小朋友们,抢雪花片的游戏玩得开心吗?(开心。)记住了,平时我们玩雪花片的时候可不能抢哦,抢雪花片的游戏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才可以进行。小动物们刚才也在老师的带领下玩了抢气球的游戏。看!小象手里抢拿了几只气球?什么颜色的?(小象手里有3只红色的气球)小熊手里抢拿了几只气球?什么颜色的?(小熊手里有4只黄色的气球)小兔手里抢拿了几只气球?什么颜色的?(小兔手里有5只蓝色的气球)

师:突然,一阵风刮过,小动物们手里的气球都不见了,飞哪去了呢?小动物们急得直哭,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帮它们找找吧。(好)

师:原来,小象手里的气球飞到了它身旁的圆圈里了。小象手里有几只气球的?(小象手里有3只气球)我们用一根长长的线把这3只气球圈在一起,系牢。可是颜色不见了,怎么办?(涂上红颜色)

师:小朋友们,你们也动动手,帮小动物找找气球吧。拿出你的油画棒,学习单,比一比,谁完成得又快又正确?

师:小熊手上有几只气球?(4只)用一条长长的线把它圈起来。什么颜色的?(黄色,涂上黄色)

师:小兔手上有几只气球?(5只)也用一根长长的线把它圈起来。什么颜色的?(蓝色,涂上蓝色)

小朋友们帮小动物找到了气球,你们真棒!瞧,小动物们开心地笑了。

游戏熊来源链接:https://www.youxixiong.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002C2pQUgZdBl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语言教案猜一猜(实用21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保证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样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猜一猜教案 篇一 1、认识6个生字和7个会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

    2024-12-11 03:56:23
    53 0
  • 天鹅的故事教案反思(通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提前思考并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可供大家参考学习。 《天鹅的故事》教案 篇一 访俄期间,我在莫斯科认识了来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他请

    2024-12-11 03:56:20
    49 0
  • 大卫上学去教案及反思(通用19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的要求,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下面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优秀案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篇一 教学内容: p2~p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024-12-11 03:56:20
    53 0
  • 开学常规教育课教案(通用17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落实需要教师与学生和家长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小编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开学第一课常规教案 篇一 1、在教师设置的游戏情境中跟同伴一起想办法,引导幼儿学会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2024-12-11 03:56:19
    57 0
  •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通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优秀教学工作计划范本,包括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一 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为了让孩子对妈妈的特

    2024-12-11 03:56:18
    48 0
  • 做客礼仪教案(通用13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学习进度,保证教学进程的平稳推进。教学工作计划中的每个细节都很重要,务必仔细拟定和反复修改。 做客的礼仪主题班会教案(做客礼仪课件) 篇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2、教育学生做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 教学过程

    2024-12-11 03:56:17
    5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