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财产继承权的诉讼期限怎么认定的观点吧。
最近一个当事人来咨询遗产继承的事,过了四五年啦!他父亲有一个古董瓶子,父亲过世以后瓶子就让他弟弟卖掉啦。他当时也没说什么,最近和弟弟家有点矛盾,他又想起来啦,想这父亲的财产要两个人继承,最后他说:那明明是爸爸留给我们两个人的。他一个人拿去卖了。现在法院又帮着他,哪里有道理可以讲吗? 我想的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了要及时维护。不要等过了诉讼时效再来处理,会很麻烦!法律也不会主动保护不维护自己民事合法权益的人。
一、财产继承权的诉讼期限怎么认定《继承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因财产继承权产生纠纷的,向人民法院起诉时,诉讼时效是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八条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二、我国遗产继承纠纷的处理原则
1、保护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我国继承法根据宪法中“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权”的原则,一方面规定了继承权的主体、客体、内容等事项,起到确权的作用;另一方面规定了继承权受到侵害时的法律保护措施,起到护权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的原则。
2、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继承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表现在:财产继承权不分男女,平等享有;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不分男女,应当均等,。
3、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法定继承中,对被继承人尽义务较多的,应当多分得遗产。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4、养老育幼,保护弱者原则。在分割遗产时,要注意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对生活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予以照顾,对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应当多分遗产;在遗嘱继承中,即使遗嘱人未保留胎儿或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继承份额,也要给予分配遗产。
5、互谅互让、协商处理、充分发挥遗产效用原则。继承法第十五条对此做了规定。这一原则要求继承人在遗产处理的过程中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三、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于财产继承权的诉讼期限怎么认定的看法,文章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请寻找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吧!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zhe.cn/fb001C2paVAZW.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