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向第三者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金吗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赔偿义务人向受害人本人或者受害人的近亲属支付的费用。

  网友咨询:

  可以向第三者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金吗?

  律师解答: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因第三者导致夫妻离婚,可以向过错方主张离婚损害赔偿。如果是起诉第三者要求其赔偿或者追究其破坏一般婚姻家庭的责任,这些情况是不可以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律师补充:

  主张离婚损害赔偿必须以离婚为前提。如果当事人不起诉离婚,仅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那么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f8eC2pRUwJTDVU.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员工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范本(最新工伤事故赔偿协议模板)

    甲方: 委托代表人: 乙方: ,男,汉族,年龄 岁,身份证号码: 因乙方在甲方工地发生工伤事故,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综合考虑乙方的家庭状况和甲方的实际情况,在合理合法、互让互谅、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本协议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

    2024-12-11 03:33:55
    53 0
  • 轻微伤能否索要精神损害赔偿?

    我们知道,在受到人身损害的情况下,除了可以要求侵权人进行医疗费、营养费等方面的赔偿外,还可以要求进行精神损害方面的赔偿。那是不是任何一种伤害情况都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呢?一、轻微伤能否索要精神损害赔偿如果轻微伤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伤害的人可以请求精神

    2024-12-11 03:32:46
    62 0
  • 意外人身损害赔偿如何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律师解答www. 当事人遭受意外人身损害的,当事人可以等伤情稳定后前往有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伤残鉴定。进行伤残鉴定的,当事人需要携带就医的相关诊断证明、X光片、治疗流程记录等材料,并需要缴纳相应的鉴定费用。 若鉴定达到相应伤残等级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对方赔偿相应的医

    2024-12-11 03:31:43
    51 0
  •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费收费标准(赔偿案件诉讼费用详细)

    用的范围 1、案件受理费 案件受理费包括:第一审案件受理费、第二审案件受理费、再审案件中依照规定需要交纳的案件受理费。 2、申请费 申请费包括: 申请执行人院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申

    2024-12-11 03:31:34
    55 0
  • 劳动争议中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在司法实践中因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产生的劳动争议案件非常多。产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除了可以向劳动监督部门投诉外,还可以申请。那么劳动纠纷支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法务时刻律师解答: 一般来说,劳动纠纷案件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如果是要求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是

    2024-12-11 03:31:32
    61 0
  • 2024机动车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

    机动车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受害人父亲)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 (受害人母亲)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 (受害人儿子)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 法定代理人: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 (受害人妻子)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驾驶人父亲)身份证

    2024-12-11 03:31:28
    6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