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时效期是多长时间

的时效期有5年,10年,15年以及20年这4种,与认定罪名的法定最高刑有关。刑事案件要由公安机构负责,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刑事公诉案件,另一种是刑事自诉案件,公诉案件不可以撤案,也不接受调解。

一、刑事案件的时效期是多长时间

刑事案件的的期限要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进行确认,上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二、处理刑事案件的流程有什么

一般刑事案件从最初的立案到最终审判结果的确定,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公安机构主要负责的侦查阶段、人民检察院负责的审查起诉阶段以及最终人民法院负责的审判阶段。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构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本身情况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采取相应的侦查手段以明确案件的基本事实,待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后,由公安机构撰写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的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案件进入检察院以后,检察院须在一个月以内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在该阶段,检察院的工作重心系在于通过审核案卷材料是否充分、确实,证据是否确凿以明确是否应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检察院经审查后确定案件材料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应立即将案件移送法院提起公诉,最终由法院确定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触犯何种罪名以及应当给予何种刑罚。

刑事案件的时效期与法定最高刑有关,处理刑事案件有三个步骤,首先是公安机构进行的侦查阶段,主要调查案件的基本情况,收集证据,其次是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主要是整理案件的证据,起诉犯罪嫌疑人,最后是人民法院的审判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判罚。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f83C2pWUwZdBVM.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借款担保人是否有相应的效期的

    一、借款担保人是否有相应的效期的借款担保人有有效期。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

    2024-12-11 03:56:43
    35 0
  • 追索抚养费是否有时效期

    一、追索抚养费是否有时效期在孩子未成年期间,追索抚养费没有时效限制,在孩子年满18周岁能够独立生活之后,则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三年的规定。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

    2024-12-11 02:05:10
    44 0
  • 追索抚养费是否有时效期

    一、追索抚养费是否有时效期在孩子未成年期间,追索抚养费没有时效限制,在孩子年满18周岁能够独立生活之后,则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三年的规定。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

    2024-12-11 02:05:10
    39 0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是多久

    问题解答: 发生劳动争议后申请仲裁的时效期是一年。在一年的期间内,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提出申请,请求其进行调解或者依法及时作出仲裁裁决。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

    2024-12-11 01:11:11
    44 0
  • 撤诉后再起诉的时效期是多久?

    撤诉后再起诉的时效期,一般是从撤诉裁定送达之日起重新计算。建议参考: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

    2024-12-10 23:12:40
    29 0
  • 劳动仲裁时效期超过一年怎么办(劳动仲裁时效的最新规定)

    在进行劳动仲裁的有关事项当中,其过程是有时间方面的限制的。不得超过劳动仲裁的时效限制。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了此类情形该怎么样呢?超过劳动仲裁时效规定是怎么样的呢? 一、超过劳动仲裁时效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45条对劳动争议处理中的期间计算作出了规定

    2024-12-10 21:23:24
    3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