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有哪些(遗产继承纠纷诉讼时效)

01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如何?

①继承人的范围: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女婿)、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继承顺序: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相关法条:

《民法典》

第1127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1129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02被收养人能否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抚养较多的,可以分得生父母适当的遗产。

相关法条:

《民法典》第1111条: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

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10条: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以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以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适当的遗产。

《民法典》第1131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03被收养人与其亲兄弟姐妹,能否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①被收养人与其亲兄弟姐妹,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②养兄弟姐妹,可以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相关法条: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12条:养子女与生子女之间、养子女与养子女之间,系养兄弟姐妹,可以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被收养人与其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04继子女能否既继承继父母的遗产,又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在继父母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情况下,继父母子女享有双重继承权: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相关法条: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11条: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05继子女能否既继承继兄弟姐妹的遗产,又继承亲兄弟姐妹的遗产?

在继兄弟姐妹之间形成扶养关系的情况下,继子女与继兄弟姐妹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继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继承了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亲兄弟姐妹的遗产。

相关链接;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13条:继兄弟姐妹之间的继承权,因继兄弟姐妹之间的扶养关系而发生。没有扶养关系的,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继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继承了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亲兄弟姐妹的遗产。

《******民法典继承编司法解释(一)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22年1月第1版)第139页:

关于应如何理解继兄弟姐妹间“形成扶养关系”的问题。狭义的扶养通常是指平辈之间在物质生活上的互相扶助,广义的扶养则还包括抚养、赡养两方面的涵义。我们认为,继兄弟姐妹是基于父或母再婚而形成的姻亲关系,在形成扶养关系的内容上应当作广义解释,结合《民法典》第1075条之规定,认定继兄弟姐妹间已经形成扶养关系的,可以综合以下因素加以考虑:首先,继兄弟姐妹长期共同生活,在生活上互相照顾,经济上互相帮助,精神上互相慰藉;其次,即便没有共同生活,成年继兄弟姐妹在父母去世或者无力抚养的情况下扶养未成年的继弟、继妹,成年继兄弟姐妹在父母去世或无力抚养的情况下扶养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继兄、继姐,均可以认为是形成了事实上的“扶养关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继兄弟姐妹因形成扶养关系发生继承权的,并非以继父母子女间形成扶养关系为依据,而是以继兄弟姐妹之间形成扶养关系为依据。继父母子女形成的扶养关系,不能及于继兄弟姐妹之间。如果继子女仅与继父或者继母有扶养关系,而与继兄弟姐妹彼此之间没有扶养关系,则他们只能分别与继父或者继母互有继承权,而彼此之间没有继承权。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来源:各地高院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f36C2pQUQNWDF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信用卡逾期诉讼时效是多久?逾期一天会有多少利息?

    随着使用信用卡的人越来越多,出现逾期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逾期之后不仅会产生利息,还会影响信用,严重的还会被起诉,那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信用卡逾期诉讼时效是多久?想了解的朋友就一起往下看吧。 一、信用卡逾期诉讼时效是多久 信用卡逾期诉讼时效是三年。 使用信用卡逾

    2024-12-11 04:06:16
    70 0
  • 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为多少年

    律师解析: 侵犯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

    2024-12-11 03:59:22
    49 0
  • 担保人和债务人的诉讼时效能够分别计算吗

    一、担保人和债务人的诉讼时效能够分别计算吗担保人和债务人的诉讼时效分开算。起诉债务人应当在履行期限届满后的三年内,担保人在履行期间届满的六个月内承担担保责任。保证人和债务人在债务合同中对当事人是承担连带责任的话,那么在起诉的时候,起诉保证人也能够,起诉债务

    2024-12-11 03:56:43
    93 0
  • 诉讼时效通俗解释是什么(诉讼时效的最新法律解释)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

    2024-12-11 03:55:36
    57 0
  •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的各行各业也是很多的,但是我们都发现,现在很多的产品的质量确实没有以前那么好,我们消费者买的产品的质量很多都有问题,那么,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网友咨询: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律师解答: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诉讼

    2024-12-11 03:52:22
    63 0
  • 诉讼时效的时间是怎么计算的(民事诉讼时效的计算及解析)

    你知道诉讼时效吗?你知道诉讼时效的正确起算时间吗? 嗨,大家好,我是退休法官一粒沙子。 民法典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最长不超过20年。 举个通俗的例子,2021年6月1日李四到张三处借款1万元,约定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归还,到期李四

    2024-12-11 03:51:52
    69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