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的发展,很多有歪心思的人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和便利性进行网络诈骗。很多犯罪份子利用网络的真假难辨的特性骗取钱财,甚至造成受害人的死亡,可以说危害性极大。那么,什么是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案怎么判刑?下面,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了解下具体的内容吧。

网络诈骗防范措施

一、网络诈骗防范措施都有哪些?

1、不贪便宜。虽然网上东西一般比市面上的要便宜,但对价格明显偏低的要多个心眼,这类商品不是骗局就是以次充好,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受骗上当。

2、使用比较安全的支付工具。在网上购物时要仔细查看、不嫌麻烦,首先看看卖家的信用值,商品的品质,货比三家,一定要用比较安全的支付方式,而不要怕麻烦采取银行直接汇款的方式。

3、仔细甄别,严加防范。要注意域名,克隆网页再逼真,与官网的域名也是有差别的,一旦发现域名多了“后缀”或篡改了“字母”,一定要提高警惕。特别要求提供银行卡号与密码的网站更不能大意。

4、千万不要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毕业证书、考题答案等等,在网上叫卖这些所谓“商品”的几乎百分之百是骗局,不能参与违法交易。

5、凡是以各种名义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不要轻信,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你的财物一定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不要交给他人,特别是陌生人。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

二、网络诈骗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网络诈骗的客观表现是什么?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

综上所述,根据网络诈骗犯罪的猖獗,除了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外,老百姓也要提高防范意识,掌握一些网络诈骗防范措施。在使用网络的时候不要点击陌生网页链接,及时给电脑杀毒,在购物的时候选择正规网购平台,经常变更账户密码等。如果一旦遭遇网络诈骗,需要收集相关线索,马上报案。

什么是网络诈骗

一、什么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增强自我意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现在很多网页挂马都为广告方式使网友中毒,所以不要贪速度,很容易就一不小心点错。为电脑安装强有力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时更新,提防黑客侵入。

二、构成诈骗后的相应处罚

l、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第一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三、网上被骗了三百报案有用吗

虽然三百元并不多,但是多少也算是一笔财产,平白无故损失掉,总是不好的,同时在当代这个法治社会,打击犯罪人人有责,虽然只损失了三百,但是如果因为钱少而不去报案,不进行备案,也许未来就会有更多的人因此受损。所以网上被骗了,去报案未必可以追回损失,但是作用肯定是有的。

电信网络诈骗概念是什么,有哪些诈骗手段?

一、电信网络诈骗概念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利用各类通讯工具、互联网平台,借助公共通信网络向手机、固定电话或其他语音、短信接受设备发布虚假信息,并对其用户实施诈骗,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二、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1、电话欠费

冒充电信工作人员称事主身份信息被人冒用欠费,并主动帮助事主向“警方”报案。随后,假冒的警务人员称事主名下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让事主将银行存款尽快转移到所谓“安全账号”。实际上,是将事主账户中的钱转走的过程。

2、刷卡消费

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称该用户银行卡在某商场、酒店刷卡消费等,如有疑问,可致电××号码咨询。一旦用户回电,其同伙即假冒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公安局金融犯罪调查科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让用户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所谓的加密操作,实际上是将受害人卡上的资金转到犯罪分子的账户。

3、购车退税

通过窃取个人信息等渠道获取受害人资料后,以短信、电话等方式,冒充税务、公安、银行等部门工作人员,谎称正进行购车退税、家电退税、退多收款等优惠活动。骗取受害者信任后,以在银行ATM机上操作退税退款为由,利用受害人对转账操作不熟悉的弱点,转走受害人账户内资金。

4、虚假中奖

以“非常6 1砸金蛋中奖”、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知受害人中大奖。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需先汇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诈骗。

5、汇钱救急

通过网聊、电话、网站交友等手段掌握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先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在其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警察、老师等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突发重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称遭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

6、引诱汇款

群发“请把钱存到某某银行卡,账号××,李某某”等的短信内容。有的事主恰巧要向客户或亲友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往往未经核实,便将钱直接汇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户上。

7、猜猜我是谁

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说的人名冒充该熟人身份,编造理由向受害者借钱。

8、冒充领导

假冒领导、秘书或部门工作人员,以推销书籍、纪念币、帮助解决经费困难等为由,让基层单位支付订购款、手续费等实施诈骗活动。

9、高薪招聘

通过群发信息,以高薪招聘“公关先生”、“特别陪护”等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到指定酒店面试。当受害人到达指定酒店再次拨打电话联系时,犯罪分子并不露面,声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要其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上班。以此步步设套,骗取钱财。

10、代为炒股

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发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甚至制作虚假网页,以提供资金炒股分红或代为炒股名义,骗取股民将资金转入其账户实施诈骗。

11、ATM机虚假告示

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并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使银行卡用户在卡《www.lawyerzheng.net》被吞后与其联系,套取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卡内现金。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小心提防,特别是一些顶着朋友或领导的账号来欺骗钱财的,涉及到钱财交易的一定要语音视频或是当面交易。另外,在使用ATM机时也应小心意外情况出现,要保护好自己的卡,防止遗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523it.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e9aC2pXXQFRAFQ.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2024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方法

    简介:法务时刻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2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法务时刻还可以找到更多《2022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方法》。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2024-12-11 03:39:22
    59 0
  • 侵权法中的预防措施必须执行吗?

    《侵权责任法》已经被废除了,但是依照《民法典》中的内容,注意性规定是必须要执行的。因为在相关的机关在对侵权行为进行处罚的时候,需要遵守注意性的规定,已作出更合理的处罚结果。 《侵权责任法》中的注意性规定必须要执行吗? 《侵权责任法》已经被废除了,依照《民法典

    2024-12-10 23:10:51
    37 0
  • 花呗会降额度吗?解析花呗额度降低原因和预防措施

    花呗是众多用户非常喜欢使用的一种支付工具,但是近期有很多用户反映他们在使用花呗时会发现自己的额度不断降低,这让很多人感到疑惑,为什么花呗会降低额度?会不会一直降低下去?本文将为大家从多个角度来解析花呗额度降低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一、花呗会降低额度的原因 1

    2024-12-10 22:36:37
    43 0
  • 职业病指的是什么(病因、症状、预防措施全解析)

    职业病指的是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等因素引起的、与特定工种或职业密切相关的疾病。职业病的发生与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卫生性、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有关。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下是从法律专家角度出

    2024-12-10 20:35:42
    34 0
  • 公司企业人员职务犯罪预防措施是什么

    问题解答: 公司企业人员职务犯罪预防措施指预防公司企业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处以的犯罪的措施。内容包括加强自我学习意识,树立良好职务道德;增强人事审查制度,加强监管手段等。 依据: 《中华人民共

    2024-12-10 19:15:48
    43 0
  • 有没有防止网贷爆通讯录的 和预防措施

    有没有防止网贷爆通讯录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贷行业逐渐兴起,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网贷平台滥用用户通讯录,进行骚扰 和短信。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减少骚扰,我们有必要了解并采取一些防止网贷爆通讯录的 。 1. 网贷信息保护意识: 用户应该提高自己

    2024-12-10 18:38:40
    29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