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有哪些权利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有哪些权利的观点吧。

在刑事案件中,司法机关一直强调的一直都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而对于被害人的权利往往并不重视。那么在法律规定上,刑事被害人享有哪些权利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一、知情权

1、立案阶段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据此,如果群众受到了人身或者财产侵害,向公检法机关报案以后,公检法机关决定不立案的,报案人或者控告人有权知道不立案的理由,且有申请复议的权利。另外,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2、侦查阶段

在侦查阶段,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关于办理刑事案件的规定》中也赋予了刑事案件被害人知情权,《公安机关关于办理刑事案件的规定》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撤销案件决定后,应当在三日以内告知原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法定代理人以及案件移送机关。"《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作为案件的利害关系人,在刑事案件立案之后的侦查阶段,对案件有知情权,如果案件被撤销了,侦查机关应当及时通知案件的受害人。另外,鉴定意见作为刑事案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证据,被害人对其也有知情权,如果认为鉴定意见有悖于事实和法律,可以申请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

3、审查起诉阶段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在审查起诉阶段,如果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则应当将不起诉的结果告诉受害人,被害人有向上一级检察院提起申诉的权利,也可以不经过检察院,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4、审判阶段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被害人有对于判决结果的知情权。

我国在刑事被害人的知情权保障方面,不论是立法还是实践均有不少需改进的地方。比如在立法方面,立法对被害人的告知事项强调的是对结果的告知,而不是事先告知;在实践方面司法机关并不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因为不履行告知义务没有救济途径加以规范,导致在实践中执行不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参与权

1、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为了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经济困难的群众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2、申请回避权。

被害人作为与犯罪分子对立的诉讼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在法定情形下要求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翻译人员、鉴定人、书记员回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诉讼活动公正、合理进行。

3、作证的权利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中明确规定,被害人陈述是一项证据的种类。则可知被害人有作证的权利。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作为犯罪行为的直接的受害者,他们不仅仅希望获得物质上的补偿,同事他们也希望对其实施侵害的犯罪嫌疑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我国法律事实上也赋予了刑事案件的被害人这一权利。

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权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因为在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他们虽然是刑事案件的当事人,但是却不直接参与到整个刑事诉讼的活动中,因此,法律工作者应当尽更大的努力,去维护刑事案件被害人的权利。

4、有控告的权利。

对不立案的决定有权申请复议;对检察院不起诉决定有权申请复议;对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对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时,有权直接向法院起诉。

5、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权利。

修改后刑诉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遇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于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是民事诉讼,作为原告人的范围就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刑诉法修改前,当国家、集体财产因犯罪行为受到损失时,提起赔偿的权利由人民检察院代为行使,这实际上剥夺了受害单位的民事权利。虽然人民检察院是为了保护公有财产,但它并不具有对该部分公有财产的所有权。受害单位在法律上享有自己所有权不受侵犯和当受侵犯时有权请求保护的权利。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被害的法人、组织作为原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是法治社会的需要。

6、平等参加庭审的权利。

被害人权利的保障程度,在庭审阶段体现最充分。平等地参加庭审的被害人,除无权享有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权外,其他权利均与被告人对等,如发问、辩论、调取新的证据等权利,这也是刑诉法修改后的最大成果,也是控辩式审判方式的最大优点。刑诉法第二章作出了具体规定:第一,被害人可以控诉被告人的罪行。在过去的庭审中,被害人没有资格参加公诉案件庭审,丧失在法庭陈述自己意见、控告被告人犯罪事实的权利。如今,公诉人宣读完起诉书后,被害人可以就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并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实际上被害人行使了公诉机关具有的控诉权,从直接受害对象的角度揭露犯罪。第二,被害人可以对庭审中的证据质证。第三,被害人可以参与法庭辩论。刑诉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


对于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有哪些权利的看法,文章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请寻找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吧!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d59C2pQVAJUBF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集资诈骗罪刑期及返还被害人资金问题解析

    【导语】集资诈骗罪判刑标准及是否可以追回被骗资金一直备受关注。根据《刑法》规定,集资诈骗7千万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同时,受害人可以通过法院追回被骗资金。本文将详细解析集资诈骗罪的刑期判定和返还被害人资金的问题。 一、集资诈骗7千

    2024-12-11 03:55:07
    66 0
  • 刑事案件上诉期的中断(刑事诉讼被害人为什么不能上诉)

    刑事诉讼被害人可以上诉,但前提条件是属于刑事自诉案件,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对一审判决或裁定有争议的可以直接提起上诉,如果是公诉案件,被害人不可以上诉,只能在收到判决书以后的5天内请求检察院抗诉。 刑事诉讼被害人可以上诉吗? 自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可以上诉,公诉案件的

    2024-12-11 03:52:53
    44 0
  • 故意伤害法官判轻了被害人怎么办?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法官判轻了被害人怎么办,认定故意伤害罪后要负刑

    2024-12-11 03:31:21
    61 0
  • 犯罪对象是指被害人吗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对于一些犯罪行为,对社会都是会造成一定危害的,很多人对具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认识还不是很了解,对犯罪对象也不是很清楚那么犯罪对象是指被害人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法务时刻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犯罪

    2024-12-11 03:23:25
    42 0
  • 怎么赔偿故意伤害罪的被害人?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怎么赔偿罪的被害人,未成年人能否判故意伤害罪?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

    2024-12-11 02:55:48
    46 0
  • 敲诈勒索罪没有取得被害人谅解(敲诈勒索罪是否是刑事犯罪)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敲诈勒索罪国家机关是否能成为被害人,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有哪

    2024-12-11 02:40:56
    45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