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是什么(用户可以被经营,但无法被“私域”)

编者寄语:耳边常常能听到“私域流量”一词,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使品牌方不限时间、不限地点触达用户的方式,另一种说法是把用户养在自家的“池子”里,随时随地“捞鱼”,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微信群和朋友圈。但是这般对待用户的效果又是如何呢?本文作者对“私域流量”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快来和TOP君一起看看。

人性

我们非常容易产生幻觉,总是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一定发生的事情。

一个小小触动,就会让我们觉得拥有了不曾拥有的强大力量,拥有了不曾拥有过的强大资源。

某位大咖拍着你的肩膀称呼了一句“兄弟”,立即觉得自己人脉大增。

客户随口问了你几句业务上的事项,立即觉得一笔大单飞来。

下属们纷纷拍着胸脯保证超额完成任务,你表面不懂声色,内心却也乐开了花。

听说了一本好书,迫不及待买下来,制造一种掌握了这个知识的幻觉,虽然可能这本书永远不会看完。

……

这是人性,谁都不能免俗。

当年慈禧太后,在紫禁城内看了义和团们“刀枪不入”的表演,立即就有了驱除鞑虏的雄心壮志,对十一国家发了《宣战诏书》。

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心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减彼凶焰,张我国威。

听上去义正辞严、气吞山河吧?。

(慈禧着汉人服饰逃离北京)

怎奈枪炮声一响,老佛爷还是仓皇逃出了北京去河北,又从河北逃往山西,觉得山西不安全,又逃到了西安,再不行估计就南下成都了。

最后自然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了。

私域流量是什么?

早在两年前,流量思维就已经走入了死胡同。那时候,业内就有人不停喊“流量枯竭”、“流量到顶”。

就在大家回过神来的,明白了所谓“流量思维”的本质,开始摒弃这一被平台割韭菜的落后理念时,又横空出世了一个新营销名词:

“私域流量”

他们宣称:只要把关注你的用户,导入到你的公众号、小程序、社群、官网或者其它封闭型的网络空间中,形成你的私域。然后你就可以对他们进行零成本的反复使用啦。

就问你爽不爽,动心不动心?

在这里,用户就是他们家池塘养的鱼,菜地里种的韭菜,想啥时候捞就啥时候捞,想啥时候割就啥时候割。

说实话,上一次听到这么傲慢的概念,还是网络黑客把那些被他们控制的傀儡电脑叫做“肉鸡”。

可惜的是,这些营销人只有黑客的傲慢,却没有黑客们的本事。他们连常识都没搞懂,或者说假装不懂。

这违背了自由商业的基本逻辑:顾客在企业跟顾客的关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定位理论的说法是:决定企业生死的不是顾客有没有进入你的私域,而是你有没有进入顾客的心智。

咱老百姓的大白话是:要想赢得顾客,最起码要拿他们当人看,而不是流量。

按说这么低端的“造词营销”,聪明的企业老板和营销人不会相信。

但人性就是这样,一旦诱惑足够大,幻觉就来了,所有人的智商都会被按在地上摩擦。

你看零成本,重复使用,玩法还多样,又完全可控,顾客不但稳定,还能不停裂变。

这么诱人的事,想想就流口水,肯定就是真的了。

至于用户会不会乖乖 “到碗里来”,很多企业也是迷之自信。

很多人觉得,一个顾客用了自己的产品,就跟自己有了某种“缘分”,以后就是“我的人”了。

他们大概觉得自己卖的根本就不是产品,而是一种法术,一个神符,顾客一碰上就像中了咒语一样,对自己念念不忘。

这两种幻觉咣当撞上,奇妙的“私域流量”诞生了。

私域流量这个词非常高明,高明在它能够给企业带来一种获得感和掌控感:

“经营用户”,一听就是让你“经营”,让你干活,能不能干好还不知道;

“私域流量”,一听就觉得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光名字就让人觉得收获满满。

所以很多人喜欢,既然我们这么喜欢,它一定就是存在的。如果它不存在,一定会有专家来告诉你,它必须存在。

用户可以被经营,但无法被私域

顾客买过你的产品或者进了你的社群,就成了你能够可控的私域,这是妄念。

用户从来没有一个身份叫“消费者”,“消费者”是我们为了方便内部沟通,而一厢情愿的说法。他更不会因为购买一次你的产品或者进了你的社群就成为你的私域,供你持续骚扰。

那些供你持续骚扰的,不一定真的有价值,有的还想薅你的羊毛。

跟你保持距离,不想进入你“私域”的,不一定不是你的顾客,甚至更可能是高价值顾客。

他们只是购买了你的产品,不一定要想要跟你发生更多的关系,除非你可提供足够多打动的利益。

你想霸王硬上弓或是搞点自以为是的小套路,更有可能的是他们赶跑。

用户可以被经营,但无法被私域。

经营用户和做私域流量是彻头彻尾的两回事,虽然它们看上去那么相似。

一个萝卜,一个人参,一个是冯京,一个是马凉。

经营用户是用户思维,是要为用户提供价值,是品牌商立场。

私域流量还是流量思维,是要让你在平台上消耗更多时间,妥妥的平台商立场。

只是通常的流量思维(所谓公域流量)是交易和信息平台立场,而私域流量社交平台的立场。

所以那些把私域流量吹得天花乱坠的主,到最后还是要告诉你要做的是“微信公众号”、“社群”、“小程序”以及其它各种APP。

很多做“私域流量”的都打着“经营用户”的幌子,但无论是叫法和做法,二者都是完全南辕北辙。

从叫法上,经营用户是把用户放到的核心位置,是尊重用户的价值观。

而私域流量根本没把用户当人,而是当做了流量,是待割的韭菜,是自己能割而别人割不到的韭菜。这是无知加傲慢,充满了对用户的冒犯。

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很难想象,一家顾客价值导向的企业,会把自己的用户叫做“流量”。

从做法上,经营用户是以用户为主导。高明的用户经营,用价值观驱动,鼓励用户参与,让他们在互动中获得价值感甚至归属感。比如哈雷俱乐部、小米社区等。

而私域流量的做法,则是以促销为主导,一副传销做派,鼓励你重复消费,发朋友圈,拉人头。比如现在很多低端的微商,比如花500块钱就能进的“上海名媛群”。

私域流量成功了吗?

“私域流量”的概念这么火,但一直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案例。

这就不如它的同胞兄弟“直播带货”了,你看人家,一次不卖几个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嘴上很厉害,手上功夫却很不争气啊。

瑞幸咖啡曾经提过一个“流量池”的概念,貌似跟这个“私域”很像。头些年的私域流量倡导者们,就喜欢拿“瑞幸咖啡”说事。如今瑞幸出了事,现在大家又一股脑涌向了“完美日记”。

几乎每个私域流量的吹鼓手,都在向大家不遗余力的安利着完美日记。向人们展示它们的私域运营是多么的革命,“小完子”有多么巨大的功劳。

完美日记真的是靠所谓私域流量做起来的吗?

难道没看到他们在“公域”中投入了多大的推广吗?从聚划算到小红书,到直播带货,哪里不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难道没看到他们做了多少的品牌联名,签了多少明星,做了多少事件推广,投了多少的宣传费用吗?

这还不包括,我们看不到的关键部分:产品的打造、体验感的设计和用户的洞察、渠道的驱动系统,这才是关键要素,如果这几项能做好,品牌就能长青,如果这几项不合格,最多也就昙花一现。

所谓“私域流量”部分,包括被捧上天的“小完子”,更多是在增强顾客粘性这一环节起作用。

更关键的是,完美日记官方也没说自己是靠“私域流量做起来的”啊。

网上各种《完美日记私域运营手册》、《完美日记私域流量矩阵》、《完美日记高转化技巧》,都是那些鼓吹私域流量的专家们写的。

巧的是,阿里也在宣传完美日记的成功。但截然不同的是,阿里平台把完美日记的成功归结为:

利用平台上消费者数据的分析,用数据做决策,从而能够生产出完全跟消费者匹配的产品。

这不就是马老师一直倡导的新制造吗?

还是屁股决定脑袋,成功案例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在社交平台那里,就是“私域流量”,到了交易平台那里,就是“新制造”了。

说到底,除了微商,这些吹上天的私域流量还真没有成功实践。只能拿像完美日记这种客户关系管理做得好的企业来忽悠一下了。

新技术要学习,新概念要提防

新技术要学习,新概念一定要提防。

技术是中性的,谁都可以用。但概念却是有立场的,学了跟自己屁股对不上的概念,只能为人作嫁。

鸭子向往全聚德思维,韭菜歌颂镰刀锋利。

总结一下

1、放弃妄念和幻想,否则会多走很多弯路,严重者被直接被往死里整,要学习新技术,但一定要提防新概念。

2、所谓的私域流量,还是平台倡导的流量思维的一种。屁股在平台那里,不同的是,以前是交易和信息平台的屁股,这次是社交平台的屁股。

3、私域流量之所以能够迷惑很多人,还因为他们偷换了“经营用户”的概念。除了少量操作手法相同之外,二者从基础认知、操作手法和发展方向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4、私域流量中那些经营用户的手法,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不能一棍子打死。但这种手法只适合高顾客关注度高参与度的产品,而很多产品并不合适。比如我就是个卖普通酱油的,你让我把营销资源投入到做“私域”上,这不是胡扯吗?

5、私域流量中那些打着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幌子的手段,比如内容营销、用户参与等,咋一看成本不高,但真要做的好,成本高的吓人,并且结果很难管控。

6、经营用户并不一定要把用户装在自己的池子里,你的产品、你的品牌才是你跟用户衔接的最佳载体,任何销售渠道和信息渠道都是你跟用户的衔接点。全世界最牛的社群是“果粉”社区,但这个社区恰恰不是企业运营,是果粉们自发组织的。

7、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尊重用户,把他们当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流量:用户没有一个身份叫做消费者,更没有一个身份是你的私域流量。要经营用户需要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让他去体验,进入到他的心智中去,让他去感受

8、社群、公众号等所谓的私域运营,作为经营用户的辅助手段,当然是可以用的,但首先是是把它摆在正确的位置,更要学习更专业的运营,还是要去看看科特勒老爷子关于“品牌社区”的建设方法,关于“顾客旅程”的掌握方法。

很多人自以为创新和颠覆的概念,只要还有可取之处的,都会发现科特勒老爷子的“营销管理”的体系,早在前面等着你了。而且,我们能在他经典的体系中,找到更本质的认知和更加切实可行的应用方法。

所以本山大叔说,“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cc8AgQ8UABRAFx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城投集团是怎样一步步吞噬掉民企的业务

    文 | 快乐精灵编辑 | 快乐精灵听说关注我的人,财神爷都偏爱几分!想要财运爆棚,就从点个关注开始吧!祝您财源滚滚,好运连连!当城市建设的巨轮滚滚向前谁来守护“小草”的生存空间?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投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承担着城市建设的重

    2025-01-02 02:18:02
    192 0
  • 范冰冰制衡"速7"? 那些年获范爷提携上头条的电影

    海外网2015-04-14 15:54:02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7》(以下简称《速激7》)上周日首映,单日票房4.2亿元,怒刷多项内地影史纪录。本周五,李玉携手范冰冰合作的国产影片《万物生长》就将与《速激7》正面相遇。中国制造是否能顶住好莱坞的超级吸金战车?就目前来看,至少,《

    2024-12-16 13:39:01
    345 0
  • 淘宝每天上新品可以提高流量吗(淘宝新开店铺获取流量的技巧)

    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新品上架。那么,对于这些新品来说,上架后多久能获得流量呢?这成为了很多卖家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一、淘宝上新品多久有流量淘宝新品获得流量的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并不存在一个确切的

    2024-12-11 09:43:22
    59 0
  • 截网红流量,小鱼海棠同款

    做网红同款和做影视同款类似,都是截取爆红IP的流量。一般情况下,网红的流量会比影视IP的流量更持久一些,只要网红不被封号,他们的流量就会一直持续。网红的变现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都会通过带货来变现,但她们视频中穿的服装,或者使用的化妆品,可能会受粉丝的喜爱,激发他

    2024-12-11 09:39:48
    54 0
  • 淘宝618流量怎么样(详解流量爆发原因)

    618正式落幕今年为期20天的618大促落下帷幕。整场大促中流量基本流向了天猫,但还是有天猫商家表示流量跟以前相比,下跌的非常厉害!淘宝掌柜内心也是呵呵哒,“影响最大的明明是我们!”如果你压根没报上活动,那想要流量确实有点难;而且今年618遇上世界杯,大家把钱都去买

    2024-12-11 09:39:15
    66 0
  • 几大手机厂商加持,一点资讯或将再获几亿用户流量

    不得不承认,中国移动资讯市场上,还没有哪个平台像一点资讯一样,能够同时获得多家手机厂商的支持,这种渠道端的策略优势正在逐渐呈现,且日益放大。4月17日,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3月,一点资讯以7.5%的市场渗透率位列新闻

    2024-12-11 09:39:02
    5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