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短评格式申论范文 第1篇
公文题的考查方式呈现多样性,其对应的写作格式亦显得丰富多变。公文格式的规范撰写一般涵盖以下四个部分:标题、主送机关/称谓、正文(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以及落款(包括发文机关、发文日期)。关于评论类公文的格式规范,通常遵循“标题+正文”的基本结构。标题应位于文本首行中央位置,且其撰写并不特别强调文种的标识,而是侧重于明确所评论的对象。正文部分的编写,则与一般公文格式相似,主要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以确保公文内容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公文短评格式申论范文 第2篇
短评就是对于某一客观物体的评价综合而成的一种文种,以短小精悍为核心特点,且无限定发文对象以及发文受众,因此整体格式仅包括标题和正文两部分。
1.标题:
(1)格式:居中,去掉书名号
(2)写法:围绕主题自拟标题(如:文化共享惠民生、告别跟风 走向成熟)
面对标题书写,就目前已有试题来看,无论是2017年山西省考中“文化共享惠民生”还是2021年国考副省试卷中“博物院里的博爱特殊人群的福音”的标题书写来看,以自拟标题为主,尽可能贴合主题,优化标题书写才既符合考试情况,又符合日常短评的呈现形式。
2.正文:
按照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包括发文事由、主体内容、结尾三部分。
(1)发文事由:
A.材料为主:
概括材料中的背景,材料中有什么写什么。交代发文事由自然引入主体部分内容,可能会涉及到问题、影响、原因、政策背景等各种情况,注意识别,凝练书写。
B.自拟为辅:
评价型:对于热点事件进行简单评价,得出核心观点结论之后,自然引入主体部分。
公文短评格式申论范文 第3篇
博物院里的博爱特殊人群的福音
江城博物院专设博爱馆,为残障人士提供可听、可摸、可操作的参观体验,让他们有尊严、自主地参观展览,将文化为民理念辐射到不同群体,发挥了良好示范作用。
其一,区域设置人性化。在展厅的不同区域,展品类型、现场布置、光线明暗等均不同,方便不同人群参观。其二,展品选制贴心化。根据观众的年龄层次、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反复比较、筛选测试,保留能代表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有关联、能想象、可互动的展品;采用与文物相同材质的复制品,保证获得原材质的触感。其三,设计理念精细化。博爱馆位于一层,避开人群拥挤的主入口,降低声音对信息获得的干扰;展馆采用玻璃顶并安装多个射灯,光线更通透明亮,可满足弱视群体需要;在馆内铺设盲道,扶手上的盲文可介绍展品并兼具引导功能;研制全国博物馆中首部用于视障和行走障碍观众的全自动导览车,车载计算机智能控制车辆前进的路径和展示点。其四,服务意识再深化。建立意见反馈机制,认真听取观众意见并改善,不断调整设计策划,设二维码、提示可触摸,让参观更立体。
博爱馆充分做到换位思考,以高标准带给观众更丰富的感官体验,同时收获了温馨与快乐。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cafC2pXUAhcA1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