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意性:是否存在明显的故意,即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具有明确的破坏、伪造或隐匿会计资料的意图。
2.社会危害性:犯罪行为对企业、社会或他人利益造成的危害程度。
3.后果严重性:犯罪行为导致的后果是否严重,包括对企业经济损失、对员工利益等方面的影响。
4.具体情节:案件中的其他具体情节,例如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记录、态度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c9eC2pXXQFXAlU.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