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的概念是什么(职务犯罪量刑一览表)

我们每个人出来工作都是有着自己的职务要求的,也就是要在其位谋其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存在一些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为自己谋利益不好的现象,而对于这些行为在上是构成犯罪的,也就是职务犯罪,那么具体的什么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的种类和类型是什么?

1、什么是职务犯罪

在这个名词里面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职务”。“职务”在我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内容复杂的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国的职务分类中主要有:法定职务、事定职务、执行职务、管理职务、决策职务、临时职务、固定职务、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等等,我国的职务分类大典中记载有: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在职务这个名词中,所谓的“职”:就是职责、职权、职掌、这个职业就是“掌管”的意思。“务”呢,就是由职而产生的,所应承担的任务、事务、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职”,就要承担一定的事物,同时,根据职务的不同,相应地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职务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2、职务犯罪的构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职务犯罪的构成就必须知道一般犯罪的构成我国刑事法律中规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观与客观要件的总和。这种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职务犯罪主体:

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

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3)、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

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4)、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

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3、职务犯罪的种类

修订后的刑法规定,检察机关管辖53中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394—396)包括: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单位受贿罪、5、、6、对单位行贿罪、7、介绍贿赂罪、8、单位行贿罪、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0、隐瞒境外存款罪、11、私分国有资产罪、12、私分罚没财物罪。渎职罪在我国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条规定了34个罪名。包括:1、滥用职权、2、玩忽职守、3、枉法追诉裁判罪、4、私放在押人员罪、5、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可以划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

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394—396)包括: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单位受贿罪5、行贿罪6、对单位行贿罪7、介绍贿赂罪8、单位行贿罪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0、隐瞒境外存款罪11、私分国有资产罪12、私分罚没财物罪。

(二)渎职罪(第九章)

渎职罪在我国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条规定了34个罪名。包括:1、滥用职权2、玩忽职守3、枉法追诉裁判罪4、私放在押人员罪5、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有七个: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罪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搜查罪3、刑讯逼供罪4、暴力取证罪5、虐待被监管人罪6、报复陷害罪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破坏选举罪。

二、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涉及罪名多样。有贪污罪、介绍贿赂罪、行贿罪等。

三、职务犯罪的处罚标准

贪污罪:5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但情节较重的(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

受贿罪:5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3)强行索取财物的;

:5000元~20000元以上;

挪用公款罪:10000~30000以上(“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5000~10000元以上(“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

单位受贿罪:10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2)强行索取财物的;(3)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30万元以上;

隐瞒境外存款罪:30万元以上;

私分国有资产罪:10万元以上;

私分罚没财物罪:10万元以上。

职务犯罪数额多大可以判死刑?

贪污罪:十万元以上;

受贿罪:十万元以上;

贪污、受贿达到以上数额的就可能判死刑,但不是必然判死刑,现在司法实践中贪污、受贿达到500万元以上的,判死刑的可能性比较大。

“国家工作人员”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影响的不仅是案件由检察机关立案管辖还是公安机关立案管辖,更是行为人有罪无罪、罪重罪轻。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b85C2pXVgJWDF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公职人员犯罪辩护(职务犯罪辩护的特点和有效性分析)

    在中国刑事犯罪中非常特殊。首先体现在犯罪主体上,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准国家工作人员,具体以是否从事国家公务为认定标准。犯罪主体的特殊决定了危害后果的特殊,职务犯罪直接危害国家治理秩序、权力形象、统治根基等政权核心要素,打击职务犯罪是进行廉政建设的

    2024-12-11 02:43:11
    42 0
  • 涉农职务犯罪怎么判(职务犯罪的金额和量刑)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优先发展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按照市纪委监委部署,宽城区纪委监委决定在全区开展农村基层“微腐败”及涉农领域职务违法职务犯罪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作为此次专

    2024-12-11 01:46:22
    35 0
  • 贪污罪与职务犯罪的区别有哪些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贪污罪与职务犯罪的区别有哪些的观点吧。 在实践中,人们经常将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混为一谈,但实际上这两个罪名在主体、客体和犯罪对象等许多方面都不同。  网友咨询:  贪污罪与职务犯罪的区别有哪些 

    2024-12-11 00:03:17
    40 0
  • 什么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的定义)

    这几天不少网友都在问:什么是(职务犯罪的)方面的法律知识,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关于职务犯罪的司法解释: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

    2024-12-11 00:03:15
    34 0
  • 职务犯罪可以判死刑吗

    一、职务犯罪可以判死刑吗 职务犯罪一般是不会判死刑。 《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

    2024-12-11 00:03:10
    36 0
  • 职务犯罪的概念和特征(职务犯罪量刑一览表)

    关于职务犯罪的司法解释: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 【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贪污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

    2024-12-10 23:34:58
    36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