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第三方店铺以后受影响吗(淘宝网‘诱导第三方’处罚已经实施)

从八月份开始,淘宝网有一个新的违规案例出现了,名字叫做:诱导第三方,顾名思义就是指在链接里进行了诱导到别的平台的行为,导致的严重违规。

关于诱导第三方行为的处罚,在阿里系最早是在闲鱼实施的最严苛:但凡是在推送中存在加V的情况,那么就会被排查存在危机安全的行为,然后直接下达封号的处罚。

闲鱼是从去年开始一直到现今,都是如此严格;淘宝网的话,从今年的四月份也出台了这块相关的政策。

一、诱导第三方的情形有哪些?

诱导第三方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发布或推送含有易导致交易风险的第三方商品或信息,如发布社交、导购、团购、促销、购物平台等第三方网站或客户端的名称、LOGO、二维码、超链接、联系账号等信息,特定市场人群另有约定的除外;

2、通过其他方式诱导消费者跳转至第三方网站或客户端等,如:通过短信通知等方式诱导到第三方网站或客户端等。

这里可能说的有点笼统,老白看来其实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在链接里加入了自己的微信号等情况,例如:

老白蓝色圈出来的地方,就是引导的一个排查证据。

 

二、会员违反诱导第三方规则,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理?

淘宝网将根据会员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处理:

按照现今的排查方式来说,一般排查到的都是情节严重的情况。

 

三、“存在手段恶劣、行为密集、规模庞大、后果严重、恶意对抗管控等特殊情节”是指什么情形?

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会员诱导第三方行为情节特别恶劣,对消费者产生极不良影响的;

2、研究规避淘宝管控的诱导第三方新模式,并加以传播或应用;

3、实施群体性诱导第三方行为。

这类的情况在莆田系中是最常见的情形,因为很多的这类卖家其实开淘宝店并不是想要在淘宝网上进行正常的交易,他们的逻辑是将淘宝当作一个引流的工具,将客户的人流引入到自己的池子里,之后自己可以在池子里进行一系列操作。

例如下面的链接:

这类的情况一旦被排查到,就是一个最严重的处罚。

 

现在淘宝网对于这块排查的非常的严格,如果还有商家存在上述的情况,将淘宝网当作一个引流工具的话,就要小心收到这块违规排查。

且这类的排查,只要确定你的确存在引导第三方的情况,根本没有任何的申诉突破口。

老白建议:现今我们的链接对于这个情况要进行及时的休整,特别是一些代购的链接,很多商家会习惯性的在链接的详情页加入一些引导的词句,如果看到今天老白分享的文章就要及时的进行修改了。

  老白预估这块的排查会越来越严格,直到淘宝网排查到让所有的商家都认识到这个是一个上架的尝试为止。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b6eAgQ8VgdQAVVU.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诱导欺诈判刑的标准是什么

    一般来说,这个诱导欺诈判刑的标准是要看有无隐瞒真相虚构事实、通过引诱的方式来实施诈骗活动,情节严重或者涉及诈骗的金额很大的话就会构成了,最高是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的。 一、诱导欺诈判刑的标准是什么 诱导欺诈判刑的标准:通过引诱的行为实施诈骗活动的,如果情节严重

    2024-12-11 02:37:21
    52 0
  • 被诱导签订装修合同范文(实用9篇)

    被诱导签订装修合同范文 第1篇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回顾过去一年:公司经营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作为财务部主要负责人,没将财务工作进行到位,没有充分有效地去进行财务部管理及协调财务部整体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本人深感愧疚,愧对公司领导给予的

    2024-12-11 00:44:56
    36 0
  • 警惕仿制政务App诱导“投资”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政府热线仿制政务服务App,诱导群众进行虚假投资理财,已骗走176人近期,诈骗分子利用“12315”“12345”等政府热线,仿制政务服务App,诱导群众进行虚假投资理财,导致大量群众被骗。据江苏省警方介绍,从今年6月以来,已有176人被骗。诈骗分子通常通

    2024-12-10 22:53:55
    44 0
  • 商标侵权诱导取证是否是合法的?

    商标诱导取证是非法的。实际上根据我们国家当中的规定,如果存在商标侵权这样的一种行为的话,是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搜集相关的证据,然后证明存在着侵权行为,之后向人院起诉即可。 一、商标侵权诱导取证是否是合法的? 商标侵权诱导取证是非法的。商标侵权诉讼的取证方法 直接

    2024-12-10 20:50:36
    32 0
  • 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我国制度并没有规定诱导未成年人消费具体要面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只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低于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商家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数额较大,原则上家属可以要求商家退款。 一、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诱导

    2024-12-10 20:45:11
    4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