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裁券是福利,还是侮辱?

各位村民  村长第55篇原创

欢迎关注、评论和转发

2019年的岁末,关于裁员的消息,屡见不止,人心惶惶。

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有挑战的情况下,许多的人都担心,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今天和大家聊聊关于裁员的这件事。这也是关于职场类的第5篇文章,前文请点击:

1、100位员工总结,创业公司死亡法则

2、社会需要理解创业失败

3、什么是好员工

4、员工个人原因离职,真相是什么?

01

花式裁员,丑态百出

前有人事主管裁员后,自己反被裁;后有公司单方面宣读解约,不给员工商量余地。

2019年的裁员故事精彩至极,网友甚至归纳出了一套小白版到至尊版的裁员课程。

1、软裁员  

有故意延期发放奖金和工资的,有设定虚高目标的,还有故意调离部门甚至分配工作至异地的。

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变着法的让员工自己主动离职。

明面上是员工个人原因,其实是公司不想承担任何裁员的责任。

2、硬伤害  

一些企业只想着怎么通过各种软手段裁员,却没有考虑到这种方式对员工和企业带来的伤害。

a、对内

员工不是傻子,企业使用这种软硬兼施的手段,一定会导致员工产生不满的情绪和怨言,消极的因素一定会在公司蔓延。

这种方式会导致员工内心慌张,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降低,甚至还会刺激一部分在岗的员工寻找新机会。

b、对外

企业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的裁员做法,会让企业在未来招聘的过程中,遇到阻碍。

现在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离职员工直接交流也很普遍,企业内部各种负面情况一定会传出去的。

哪个部门差,领导能力如何,企业待遇怎样,几乎都能打听到,甚至一些负面还会被放大。

若不是企业像BAT那种有光环在,很多人都不会将就。

而对于那些中高端人才岗位,想招到就更难,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不缺机会。

02

免裁券是对企业不负责任

最近关于裁员话题的讨论,莫过于有那么几家企业,推出了年会抽“免裁券”的“福利”。

免裁券的推出,社会上褒贬不一。

但仅从村长的角度来说,不管真不真实,都有诸多不妥之处。

1、释放错误信号  

a、不够专业严谨

尽管一些老板认为,免裁券这件事情是为了娱乐,调节氛围,不至于上纲上线。

但是村长认为,开玩笑也得分场合、看事情。

无论是企业、还是领导,都应该有基本的价值观和准则,做好带头榜样。

如果裁员这件事情也可以当成玩笑来开,甚至是戏虐,那么以后公司是不是在价值观、产品、规章制度等方面,也会如此随便呢?

因为我们发现一些公司,经常会拿员工的个人私生活讲段子,或者主管/领导逼迫员工做各种不合理的事情。

如果企业经常这么随意,那么员工还会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嘛?

b、让员工掉以轻心

试问,如果免裁券真的有效的话,员工贪污腐败开不开除?

欺骗消费者开不开除?造成公司重大损失开不开除?

企业一旦传递了这样的思想,就一定会让个别员工产生不好的想法和行为。

网上就流传了很多段子,比如就有网友说:”是不是可以打一年酱油了?”

只要这张免裁券的效力是真的,就一定有员工会羡慕的想:“你看看别人真好,哪怕不努力,都不担心被裁了。”

而提前获得免裁券的员工,心里也一定会想:“哪怕我做的再不好,反正也不怕裁员。”

一旦员工产生了这种侥幸的想法,而不是拼命努力的想法,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很危险的。

大家去试想下,奖励免裁券和奖励5万元现金,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一个实至名归的员工,获得了5万元的奖励。

对于同事或旁观者来说,一定是羡慕的,甚至在心里暗暗的告诉自己:“我也一定要像他那么优秀和努力,争取明年也拿个万元大奖。”

而对于获奖者来说,可能内心想的是:“公司是公平的,努力是有回报的。我以后一定会在公司更努力,争取做出更大的贡献,再拿大奖!”

大家看看,两种不同的激励做法,奖项的设置,产生的效果是有很大区别的。

2、不好的员工得当机立断  

人事变动,本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正常的行为。

一名员工决定被裁,不管是企业自身经营问题需要优化。

还是经过严谨的考核不达标后,作出的决定。

对于这样的员工,就不应该给免裁的机会。

这既不是对被裁员工的人文关怀,也不是对其他员工公平的表现。

如果通过长时间的考核,部门主管或企业老板都认为该名员工不合适,就应该痛痛快快的让该名员工走。

让优秀的员工留下,让不合适的员工离开,释放出更多的机会。

这是一家成熟的企业,应该有的职业表现。

但是,一家成熟负责的企业,也应该保证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请员工体面的离开。

包括为其出具相应的证件、足额的工资、奖金等等,一件不少、一分不落。

03

免裁券不是救命符

企业奖免裁券本身就不合理,而员工得到免裁券更不值得分享和炫耀。

1、还需要给你次机会嘛?

如果你真的得到了一张免裁券,当你有一天需要用它的时候。

这时候,不该是你高兴、也不是侥幸的时候。

而是你,应该反思的、紧张的时候了。

如果企业是因为经营不善,需要陆续的进行裁员。你躲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下一次总会轮到你。

这样的企业,你再待下去也没有意义。

你既创造不了多大的价值,也无法改变企业倒闭的局面,也没必要用免裁券。

如果是因为你自己本人能力差、业绩不达标等自身原因,那么给你张免裁券,真的好用吗?

既然在这么多员工中,被裁的是你,那你就得仔细反思了。

自己的能力到底差在哪里,到底做的有多不好,你的竞争力还有优势嘛?

用了免裁券,在这家公司你还能待多久,下次被裁怎么办?去到下一家公司是否能够找到好机会?

人在任何时候,多少要有点自知之明才行。

2、免裁券就是你自己  

真正的免裁券,不是一张纸,一个符号,而是你自己。

你个人的能力,才是你行走江湖的通行证。

为什么其他的同事没有被裁、被优化,绝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能力、工作表现等方面,获得了组织、领导的认可。

所以,不论是职场还是商业竞争中,只有你自己持续保持学习能力、出色的业务完成能力,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机会。

安全感、经济、荣誉的回报,只有靠自己的努力。

免裁券不是别人发的,是靠自己给的。

—— THE END ——
——近期推荐 ↓↓↓
1、2019年十大骗局【全网热文】

2、有头有脸的明星都在代言传奇游戏

3、什么是好员工 【36kr热文】

4、有时,你连微商都不如【腾讯头牌】

5、B站,挑起了新战争!【最新热文】

6、李佳琦,完美日记的私域流量运营

7、从罗振宇、吴晓波跨年会中看到了什么【36kr热文】

8、9块9,到底赚不赚钱 【全网热文】

9、刷脸支付可以,骗钱就不对了!

10、员工“个人原因”离职,真相是什么?

11、二手衣服卖到非洲,赚翻了!【全网热文】

12、3000万人摆地摊,小买卖,大生意 【腾讯热文】

纯属个人思考定有不足

部分数据、图片源自网络

欢迎交流指正

个人微信:pxlforyou

老铁,点个“在看”,再走呗!↓↓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b5aAgQ8VgNVDVFR.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信用钱包催收如何处理亲朋好友收到侮辱信息?

    最近,我遇到了一件让我感到困扰和尴尬的事情。我的信用卡逾期,导致信用钱包的催收人员开始发起了侮辱性的信息给我的亲朋好友,让我倍感尴尬和无助。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所遭遇的困境,以及我打算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二、催收发侮辱信息给亲朋好友的经过 事情发生在我最

    2024-12-11 03:57:53
    43 0
  • 精神病人侮辱他人有罪吗

    精神病人侮辱他人有罪吗 如果他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辱骂他人,应承担。如果属于完全性精神病人,或者在精神不正常时辱骂他人,则不用承担责任。但你可以要求他的履行监护职责,或者要求监护人承担疏于履行监护职责的赔偿责任。他的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 相关法律

    2024-12-11 03:31:30
    45 0
  • 恶意侮辱诽谤罪判多少年

    一、 恶意侮辱诽谤罪判多少年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拘役、管制或者。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

    2024-12-11 03:31:21
    63 0
  • 成都网络诽谤侮辱他人案例(诽谤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一、基本案情 网络诽谤女子出轨自诉转公诉案 2020年7月至8月期间, 郎某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某快递驿站内, 偷拍被害人谷某 (女) 取快递视频, 并伙同何某捏造谷某结识快递员并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微信聊天记录、“赴约途中”“约会现场” 等视频、图片, 陆续发布在某微信

    2024-12-11 03:11:28
    47 0
  • 如何理解“​强制猥亵、侮辱妇女”?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首先,主观方面行为人猥亵、侮辱妇女具有违背妇女意志的本质特征。违背妇女意志,即未经妇女真实同意。如果妇女对于行为人的行为表示同意,自然不能成立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2024-12-11 02:51:36
    46 0
  • 恶意侮辱诽谤罪判多少年

    一、 恶意侮辱诽谤罪判多少年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拘役、管制或者。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

    2024-12-11 02:40:54
    4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