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小编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的全文内容、主旨和释义,以加深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内容如下:

  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主旨

  本条规定了依法应予禁止的三种有奖销售行为。

  释义和理解

  有奖销售是经营者以提供奖品或奖金的手段推销商品(或服务)的行为,主要有附赠品和抽奖两种形式。作为经营者的一种促销手段,有奖销售可以促进商品的流通,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这种促销手段对于市场竞争秩序有着双重的影响:符合商业道德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有奖销售,可以起到活跃市场,促进竞争的积极作用;超过一定的范围或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有奖销售,则会造成对竞争秩序的破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法律并不是一概否定有奖销售,而只是禁止以下三种形式的有奖销售行为:

  1.欺骗性的有奖销售行为。这种行为产生于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情形之下,经营者以奖品或奖金为诱饵,引诱消费者,而所设之“奖”不能为任何消费者所得,构成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谎称有奖实则无奖,如有的经营者在奖券号码上做手脚,带有中奖号码的奖券根本不存在或留置在经营者手中。二是虽然有奖但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其内定人员可能是经营者本身,这与谎称有奖无异;也可能是其亲友或其他特定的消费者,这种舞弊行为的结果,虽然获奖者可能也是消费者,但由于属事先内定,对于众多的消费者来说同样是不可能获奖的。欺骗性的有奖销售危害在于:一方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为既然是有奖销售,某些不特定的消费者应有获得奖品或奖金的权利,经营者也有在给付商品(或服务)的同时支付奖品或奖金的义务。而在这里,由于经营者的欺骗行为,逃避了应承担的部分义务,造成对消费者权利的侵害。另一方面破坏了竞争秩序,使其他以正当方式从事有奖销售的经营者与之相比处于不利的地位,实为不公平的竞争。

  2.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商品的行为。其突出的特点是商品质价不符,实质为变相涨价、欺骗消费者。表现为借助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或者以次品冒充正品、以普通的低档次商品冒充优质商品销售。所推销的商品是否属于质次价高,以消费者的公认和有关主管机关的认定为准。以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冒牌商品、假商品及其他失效、变质等劣质商品,同时触犯其他法律、法规的,还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处理。这种行为的危害仍然在于损害消费者利益和破坏竞争秩序两个方面。

  3.最高奖金额超过5000元的抽奖销售行为。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是通过抽签、摇奖或其他偶然方式决定消费者能否获得奖金或奖品的一种销售形式,也称为悬赏式的有奖销售。大体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商品本身有编码,经营者销售一段时间后,通过既定的方式和程序确定中奖号码;第二种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同时,可得到与购货金额相应的若干张奖券,一定时间之后开奖,或者事先确定了中奖号码,消费者可当场核对是否中奖;第三种是在少数商品内装有奖品或奖券,或有中奖标志,购买者凭奖券或标志可得到奖品或奖金。第三种情况类似于附赠品的有奖销售,但因其并非每个购买者都能得到奖品或奖金而区别于后者,属于抽奖式的有奖销售。这种行为以奖品或奖金(且往往金额较高)引诱消费者,利用消费者的侥幸心理使其购进商品,结果造成消费者偏离购物的本意,不管是不是需要,也忽略商品的质量、性能和价值,实际上造成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对于经营者来说,只注意到了销售额、利润增加的短期效益,而忽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提高,本来的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受到这种手段的竞争的妨碍,最终会使经营者后劲不足、缺乏竞争力而遭受损失。对于社会来说,因为有奖刺激下的消费不能如实反映社会的实际需求,传递错误的市场信息,可能导致宏观管理决策的失误,而且因销售成本的增加,最终会导致物价不合理上涨。此外,只有具备相当实力的经营者才有可能从事这种有奖销售,实际是滥用其经济优势,损害竞争对手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利益,从而造成对竞争秩序的破坏。有鉴于此,对抽奖式的有奖销售行为必须通过法律予以规制。但是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抽奖式有奖销售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对于活跃商品流通、搞活企业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应该允许这种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超过这一范围,足以造成对市场竞争秩序的破坏时则予禁止。因此,法律规定,禁止最高奖金额超过5000元的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如果是奖品,其价值(体现为市场价格平均值)不得超过5000元。即不管每次有奖销售所设奖的数量多少,其最高奖的奖金或奖金价值均不得超过5000元。

  经营者推销商品时,有的声称“免费送货”或“免费安装”,系一种服务方式。

  只要其真实,符合竞争的要求,即不违反本法规定。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6c0C2pXUAdWBVU.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十三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十三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十三条的全文内容、主旨和释义,以加深对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十三条的理解。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十三条内容如下: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残疾军人,享受与所在

    2024-12-11 03:49:10
    46 0
  • 债务人死了,债主有效追债的三条路径(附判决)

    ▼真实判例:刘姥姥想开个“大观园餐厅”来改善家庭生活,可是手头钱不够用,就向王熙凤借款。王熙凤担心刘姥姥的还款能力就让她找个保证人。刘姥姥就找来了贾宝玉给她作保。王熙凤这才同意跟刘姥姥签合同。借款合同中除约定金额、年利率和期限等,还约定了贾宝玉作为保证人对

    2024-12-11 03:37:17
    53 0
  • 戒毒条例第二十三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戒毒条例第二十三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戒毒条例》第二十三条的全文内容、主旨和释义,以加深对戒毒条例第二十三条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戒毒条例第二十三条内容如下:   社区戒毒自期满之日起解除。社区戒毒执行地公安机关应当出具解

    2024-12-11 02:59:26
    50 0
  • 家装前景如何(大咖为品牌提供三条攻略)

    4万亿,这是家装行业曾被预测的市场规模。在房地产低迷、消费群体代际更迭的情况下能保持这样的量级,可见依然是块可口的蛋糕。但随着互联网家装遇冷、行业竞争饱和、媒介与技术进化,行业走入新周期。如何开拓新兴消费者市场,并在激烈竞争中突围?针对这些难题,2019巨量引

    2024-12-11 02:21:08
    52 0
  • k12教育行业现状(K12教培行业的三条生路两个变量)

    现在K12教培机构风声鹤唳,裁员的、关门的、等待的、焦灼的,双减文件规定了3年期间但很多地方的专项治理行动开始紧锣密鼓在市场进行严格整顿了。之前网上有调侃,让教培机构人员转型做书店进行专人培训,也有人主张教培人员转型做月嫂和家政,附带对孩子的一对一辅导,这些实

    2024-12-11 02:12:47
    50 0
  • 危机公关是干什么的(浅谈应对危机公关的三条原则)

    关于危机公关的幽灵在所有公司头顶徘徊,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危机公关很容易成为媒体选题和舆论关注的焦点,一旦出现危机公关的险情,往往只能寄希望更新的热点出现、吃瓜群众注意力转移。但是也正由于危机公关的存在,也让公关岗位迅速在中国企业之中普及,而在互联

    2024-12-11 02:06:20
    65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