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人是什么意思

产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如果无法协商处理的情况下,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起诉要提交起诉书的,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立案,那么,和被上诉人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由律师工作站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区别

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区别

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区别为提起上诉的人为上诉人,上诉人要提交上诉状,被提起上诉的人则是被上诉人,被上诉人要提交答辩状;另外上诉人还要缴纳上诉费用,之后判决结果出来后再由败诉方承担。

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区别的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条

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上诉人预交。

上诉人是什么意思

法律常识:

上诉人是具有上诉权,并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不服而提起上诉的主体。在刑事诉讼中,上诉人是: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被告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的同意,可以代为提出上诉。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上诉人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具有法定上诉权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共同诉讼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区别是什么

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区别是什么

上诉人是指对法院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人,而被上诉人是二审案件的被告,上诉人可能是二审的原告或者被告,如果上诉人是被告的,被上诉人是一审的原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投诉邮箱:253000106@qq.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646C2pWVAhQBF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刑事上诉状如何签字(上诉状不是上诉人本人签字有效吗)

    通常情况下需要当事人签字。但如果被告人已经授权委托律师进行上诉,并有签名的权利的,律师可以按授权委托合同签名,并提交上诉状。具体情况,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 刑事上诉状必须本人签字吗 对于律师提交的刑事上诉状是否需要被告人签名,

    2024-12-10 20:37:01
    4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