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是否属于单位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单位可以成为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但并非所有的合同诈骗行为都必然由单位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单位犯合同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罚。
建议参考:
1、相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2 条规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 5 万元至 50 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本法第 152 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 20 万至 50 万元以上的,依照本法第 152 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2、单位犯罪的认定:在认定单位犯罪时,需要考察单位的意志、利益归属以及行为的具体实施等因素,如果单位实施的行为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并且与单位的经营活动或者业务范围相关,那么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
3、个人犯罪的认定:如果合同诈骗行为是由单位中的个人单独实施,或者虽然是由单位中的多人实施,但行为与单位的经营活动或者业务范围无关,那么应当认定为个人犯罪。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条 【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以上内容具体告诉你关于合同诈骗罪属于单位犯罪吗的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合同诈骗罪属于单位犯罪吗的具体流程。相信你已经从文中得到了你想要的答案。如果您还想咨询合同诈骗罪属于单位犯罪吗的相关问题,可以咨询相关律师。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5d4C2pSUwZdAVI.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