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造谣罪怎么判刑(造谣罪立案标准及判刑)

最近上海处于非常时期,真假小道消息在网络中到处流传,官方也一直在辟谣,那么散播谣言定什么罪呢?

量刑的依据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以及《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其中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上传播,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对量刑有明确的规定,那么我们司法如何界定什么是谣言呢?传闻和谣言是否有区别呢?

是否公众把网格化管理说成封城,建造隔离点说成建造医疗方舱就是在传播谣言呢?

刘律认为刑法中对于谣言的定义范围应当作出严格的限制,刑法意义上的谣言必须要有社会危害性。要区分言论方面的善意批评、不当言论与行为的界限。

《辞海》中将谣言解释为“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因此,对于有事实根据的传闻不应当算作我们刑法意义上的谣言。

回到上述问题,网格化管理说成封城,建造隔离点说成建造医疗方舱,其实并没有超出公众理解的范围,之后这些言论确实也变成了事实。

综上所述,刘律认为,对于刑法中谣言的界定,一定要从严把握,公众的合理怀疑和判断不应当定义为谣言。

反而是官方的信息,一定要有确凿的证据才能发布,以免失去公信力。

以上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关注刘律师,每天一个没有用的法律小知识。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54dC2pRXQlSAl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造谣诽谤属于民事还是刑事案件

    律师解答www. 造谣诽谤一般是民事案件或者治安案件。行为人可能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若行为人在网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诽谤罪,此时为 刑事案件。行为人构成诽谤罪的,一般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

    2024-12-11 03:38:02
    50 0
  • 恶意诽谤造谣污蔑判几年(造谣罪的量刑标准)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之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4-12-11 03:14:15
    64 0
  • 网络造谣怎么处理(网上诽谤造谣他人的后果)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之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4-12-11 03:14:15
    51 0
  • 在网络上造谣,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在网络上造谣,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的观点吧。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则韦东奕仅仅用一晚上就搞定了困扰六名博士团队四个月难题的传闻。传言是以一个聊天截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科技公司建立仿真模型来模拟一

    2024-12-11 02:26:21
    55 0
  • 党员造谣怎么处理

    律师解答 党员造谣是属于违法违纪行为,原则上先作出党纪处分决定,并按照规定给予政务处分后,再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

    2024-12-11 01:45:57
    36 0
  • 网络造谣罪怎么判定?网络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情况判定

    明知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在信息网络上,情节恶劣,以便“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超过5000次,或转发次数超过500次, (2)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精神失常、自残

    2024-12-11 01:25:08
    48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