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除名”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除名是由企业提出与无正当理由的职工终止的一种行政处理方式,它不属于行政处分。是指职工无正当理由旷工超过一定期限,单位依法从职工名册中除掉其姓名。除名的条件是:

1.职工经常旷工没有正当理由;

2.经批评教育无效;

在计算旷工天数时要注意:达到规定的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是要把旷工期间的节假日,休息日的天数扣除后进行计算。在累计旷工时间时要注意: 1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的计算,是应按自然年度进行计算。

另外,要注意除名是有时限规定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20条规定:审批职工处分的时间,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开除处分不得超过五个月,其他处分不得超过三个月。

我认为对于除名处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除名只是一种处理形式,不是行政处分。除名的唯一条件,便是职工没有正当理由超过法定期限脱离工作岗位即旷工的。所谓旷工,是指职工未按照正常程序办理请假手续而擅自缺勤。

2、制工人因无故旷工超过法定期限被企业除名时,劳动合同自行解除。

3、在批准职工的处分以后, 如果受处分的劳动者不服,可以在公布处分以后十日内,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书面申诉。但在上级领导机关未作出改变原处分的决定以前,仍然按照原处分决定执行。也就是要给当事人一个申辩的机会。

4、单位按程序作出的“除名”决定,应当以书面的方式送达给相对人。

最后,我认为:无论如何,职工被企业除名,虽然是企业在行使经营自主权和对劳动者的管理权,但是除名也好、开除也罢,这都是一件有关职工个人及其家庭生计方面的大事。因而,用人单位都应本着对职工负责的精神,严格履行有关程序,确保劳动者能够行使相应的权利,以尽量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也为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电子雾化来源链接:https://yilibianli.com/wuhua/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315C2paVgRUAg.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除名职工视同缴费年限新政策

    律师解答 除名职工视同缴费年限的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于被除名的职工,未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工作工龄,是不可以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但如果被除名职工除名之前有实际缴费年限的,退休时,其实际缴费年限是可以计算工龄的。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

    2024-12-11 03:24:42
    56 0
  • 离婚房产除名还可以贷款吗现在(离婚后房产证除名怎么操作)

    这几天不少网友都在问:离婚房产除名贷款吗现在(除名怎么操作)方面的法律知识,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夫妻双方离婚按揭房除名怎么办流程? 离婚后按揭房除名流程是:先解除抵押登记,申请办理,才能办理更名更名过户手续。携带所需

    2024-12-11 03:10:45
    45 0
  • “除名”缘何引发诸多争议

    对于企业和职工来说,除名是件大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但现实生活中,除名争议纠纷案却居高不下—— ?? ?? ?? 笔者从陕西西安市总工会信访办了解到,2005年,该办公室接到涉及劳动争议信访案件264件,其中除名争议纠纷案占63%。记者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违纪职工的

    2024-12-11 01:08:32
    39 0
  • 2024党支部党内除名的决定精选8篇

    党支部党内除名的决定精选篇1 人事任免决定书 关于营运发展部有关人事任免的决定 经事业部管委会研究,现对营运发展部有关人事任免作如下决定: 1、任命吴劲松为营运发展部审计监察经理(新聘); 2、免去赵涛审计监察经理的职务(调集团)。 特此决定! x集团空调事业部 20xx年二月

    2024-12-11 00:27:09
    49 0
  • 解除劳动合同与开除、除名、违纪辞退

    解除与开除、除名、违纪辞退 一、开除是属于行政处分,而且是最严厉的一种处分。其处理时效为: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5个月之内审批完毕。除名和违纪辞退属于行政处理,不属行政处分之列。因此对它们没有具体的审批时效规定,但原则要求应对犯错误职工及时进行处理,不得无故

    2024-12-11 00:17:50
    51 0
  • 小公司股东怎么除名

    问题解答: 小公司可以通过公司其他股东收购该名股东的股份的方式除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规定公司的股东可以除名,只有对转让股权做了规定,如果公司股东违反规定,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可以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达到除名股东的目的。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2024-12-10 22:32:36
    38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