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家事代理权有什么规定

家事代理权,是指夫妻因日常家庭事务与第三人为一定法律行为时相互代理的权利,即夫妻于日常家事处理方面互为代理人,互有代理权。

  网友咨询:

  民法典对家事代理权有什么规定?

  律师解答:

  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为夫妻双方共同享有,在处理日常家庭事务时互为代理人。夫妻家事代理权存在以法律承认的夫妻关系为前提。夫妻任何一方在日常家事范围内与第三人发生法律关系时,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另一方的名义或者夫妻双方的名义进行。

  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向外举债,即便另一方并不知情,债权人仍旧可以要求其配偶承担连带偿还责任,这也是在保障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补充:

  家事代理制度扩张了夫妻双方的意思自治,使得双方在日常家务的处理中无须事必躬亲,从而突破了夫妻各自在时间、精力上的局限性,满足了夫妻双方处理日趋复杂化、多样化的社会事务和家庭事务的需求。家事代理权的范围有五种:

  (一)为家庭生存需要,如日常衣食住行;

  (二)为家庭保健和娱乐需要,如家庭奢侈品的购买;

  (三)为家庭和个人发展需要,如家庭成员的学习和深造;

  (四)为家庭用工订立劳务合同或雇佣合同;

  (五)基于家庭社交需要实施小额财产赠与或接受馈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条 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2a1C2pQVwhUAFI.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物权法司法解释民法典(民法典物权法最新规定)

    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15年12月10日******审判委员会第1670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物权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因不动产物权的归属,以及作为不动产物权登记基础的买卖、赠与、

    2024-12-11 04:03:49
    62 0
  • 最新物权法司法解释全文解读(民法典物权法最新规定)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15年12月10日******审判委员会第1670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物权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因不动产物权的归属,以

    2024-12-11 04:03:46
    62 0
  • 民法典规定如何认定夫妻的共同财产

    问题解答: 夫妻的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关系间所得的下列财产: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三)的收益; (四)没有特别规定的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

    2024-12-11 04:01:00
    52 0
  • 民法典解除物业服务合同(推荐3篇)

    民法典解除物业服务合同 第1篇前期物业服务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以确保物业管理的顺利进行。1.物业需要帮助业主完成新房验收,确保房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2.物业需要向业主发放《业主手册》,帮助业主了解物业管理的内容、规章制度以及各项服务。3.物业还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向业

    2024-12-11 04:00:31
    65 0
  • 缔约过失责任在民法典第几条(担保条款无效后,有过错担保人仍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本案例入选2022年《中国法院年度案例》 案由:企业借贷纠纷 原告:富瑞公司 被告:开拓公司 第三人:华特公司 01 基本案情 2018年1月30日,开拓公司因资金周转向富瑞公司提出借款,富瑞公司同意后,其经办人员王某即与开拓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某签订了涉案的《担保质押借款合同》

    2024-12-11 03:58:51
    56 0
  • 网络遗嘱的法律效力(网络遗嘱在民法典的规定)

    随着智能手机使用和普及,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长,已经达到10亿多人的体量,伴随着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和立人群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电子遗嘱越来越受关注,也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子设备来设立遗嘱。 电子遗嘱需求真

    2024-12-11 03:58:27
    53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