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亲爹和后爸》:爸妈专供电视剧

前言:

当前兄弟们对“家庭教师伦理”大约比较关切,姐妹们都需要学习一些“家庭教师伦理”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对于“家庭教师伦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姐妹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欢乐颂》热播之后,“樊胜美”就不仅是剧中的一个人物,它还成了一个现象,指涉那些被父母或家庭敲骨吸髓般“榨取”一切的子女。倒也不要觉得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樊胜美”,去年就有一名号称是身价过亿女明星生父的男子上了某电视的求助节目,他承认当年女儿在襁褓中他就再也没尽过抚养责任,但他依然理直气壮地向女儿索取5000万赡养费,“不然就一起下地狱”。知名编剧赵冬苓的新作《我的亲爹和后爸》(下文简称《亲爹后爸》),也刻画了一个“不明理”的父亲,故事里也差点有一个男版“樊胜美”。

《我的亲爹和后爸》海报,跟《请回答1988》海报有点像

李梁(张译 饰)是受人尊重的大学教师,还是个向大众传播“心灵鸡汤”的畅销书作者。他是名成功人士,在城市里住着别墅,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李东山(李建义 饰)是退休工人,厚道老实,一辈子为李梁和李梁妹妹操碎了心;妻子与他情投意合,他俩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日子本来是波澜不惊的。

大学教授兼畅销书作家李梁(张译 饰)

李梁住的别墅,这依旧是一部没有“穷人”的电视剧

突然有一天,有一个自称是李梁亲爹的男人出现了。原来20多年前,李易生(张国立 饰)抛下妻儿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女儿走了,从此杳无音讯。是后爸李东山辛辛苦苦把李梁兄妹拉扯大的。该承担抚养责任的时候,人不见了,等到老了,子女功成名就,却出现叫嚷着要认子女,要补偿他们父爱,李易生自然让李梁反感。尤其是李易生的另一个儿子、李梁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壮以“赡养父亲”为由,向李梁索要“抚养费”,更是屡次爆发冲突。

李易生找上门去,李梁、李壮引发冲突

来客串一下“追剧说法”。从法律角度看,哪怕亲生父母再糟糕,子女都有赡养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婚姻法》也如是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因此像《亲爹后爸》中的李易生,你还真拿他没辙,李梁有义务赡养他。(《检察日报》2017年刊登过一篇题为《赡养不以抚养为前提 "绝对义务"你怎么看?》的文章)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赡养费怎么给。之前的明星父亲狮子大开口要5000万,这不可能得到法律支持的,在实践中,赡养费的支付主要考虑两个前提,一个是父母一方生活困难或者无劳动能力,第二个前提是,赡养费金额一般按照当地消费和生活水平而定,只保障最低或者中等生活标准,而不支持奢侈生活水平。

《亲爹后爸》中,李梁的朋友一开始建议每年给李易生4万,后来李壮开口一年要10万。李梁并非给不起,重点也不在于这赡养费给多少,而在于,李梁给得是否心甘情愿。虽然法律规定是这么一回事,但每个人都有朴素的正义感:你不曾抚养过我,我却得赡养你?

编剧以此情感冲突为开端,有一定的收视吸引力,因为这一情感冲突也代表了普通观众的困惑,观众有代入感。只是法理与朴素情感的冲突,看似复杂,实际上它的是非再清楚不过了——凡事以法律为基准,你就算心不甘情不愿,法律让你怎么做你还是得怎么做,没太大转圜空间。编剧如果要以情法冲突作为一部剧集的基本冲突和推动力,只有两条线路可以走:一是把李易生这个角色往“坏”里写,他就是要变着法子作妖,以此来激发观众的激愤情绪,并将情绪转化为收视率。这个时候,剧集的主线就成了“吸血鬼”父亲压榨“男版樊胜美”,或许还能引起年轻人的讨论。

但这样处理有点激化代际矛盾,太不正能量了。何况张国立作为绝对男主角,他饰演的生父并不是一个负面角色,现在剧情对他浪荡、不负责任的刻画,完全是先抑后扬。《亲爹后爸》走的是,“难言之隐”的温情路线——就像韩剧里恩爱情侣突然闹分手,原来是一方得了绝症。李易生找到李梁,不是要钱,按照编剧的伏笔,或许是李易生认为自己得了宝玉,想留点财产给李梁兄妹,弥补愧疚心理。看剧情介绍,李易生当年离家出走,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李梁会发现是自己误会了李易生,最终父子相认,“我”、亲爹和后爸,三个男人相亲相爱。

亲爹和后爸

如此一来,编剧虽然一开始提出了法理与情理的冲突,但处理方式是避重就轻。李易生是有苦衷的,那么李梁原本感情上对亲爹的怨怼也就被消解了,冲突便也不复存在。《亲爹后爸》安排了晚间八点档家庭伦理剧最常见的路线:哪怕这世界上真有什么婆媳矛盾、父子矛盾、母女矛盾,都没关系,它们最终都会在万能的“爱”里实现和解的。非常温情、非常鸡汤,也非常简单。

该剧整个制作团队大有来头,从导演、编剧到演员,都曾在金鸡奖、华表奖、飞天奖、白玉兰奖等专业奖项中有所斩获;从题材、主题、演员配置等来看,它显然是冲着中老年观众来的。豆瓣上已经有“三观党”出没,痛斥李易生是“人渣”,完全无法接受“人渣最后被一家亲”。年轻人有更新潮的观念当然是好的,但如果以此为标尺来要求剧中的人物并论断一部剧的“三观”,也不合理,“三观党”只会让艺术的复杂性消失,让艺术沦为“正确”观念的传声筒。

如果我们把《亲爹后爸》这种类型的电视剧理解为“爸妈专供电视剧”,就会发现它们的价值了。现在年轻观众都在逃离电视机,中老年观众是电视台更为主流的受众。但整个世界都在讨好年轻人,电视台心心念念的也是更具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因此很多电视台对着中老年观众,一直在放映的却是各种玄幻剧偶像剧,中老年观众的文娱需求并未得到充分的满足。就像笔者家里的老人,看到玄幻剧就转台,纳闷为什么电视台老放这种奇怪的东西,但张国立和张译却可以让她津津有味地坐在电视机前,并跟着剧情批评下李易生这一类人。而大部分爸妈的思想和审美,就是《娘道》这样水准的,“爸妈专供电视剧”也普遍是这样的水准。

张国立在老一辈观众那里很能扛收视

《亲爹后爸》估摸着只是一部合格线上的作品,但在春节这样合家欢的时期,电视台有这样一部可以让爸妈乐呵看的电视剧,也挺好的。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23cB2pVUQBQBVc.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2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02月17日

相关推荐

  • 东京夜未眠!女教师日记2揭秘伦理挣扎,真弓伦子惊艳人性演绎

    在东京这座繁华都市的深处,夜色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绒布,将一切秘密都包裹得严严实实。而在这块绒布下,有些故事正悄然上演,等待着勇敢的人去揭开它们的面纱。《女教师日记2》就像是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满了令人心动的秘密。当这个盒子被打开,一个充满诱惑与危险的世界

    2025-02-17 03:51:01
    629 0
  • 家庭伦理连载(10)

    就怎样三姐突然带着续阳就投奔三姐夫了,其实三姐夫一开始没有想的让三姐离婚的,男人么,应该是有钱了,总得身边有个美人陪衬才显得有成就感吧! 三姐夫没有发表任何意见,那是体现了爱屋及乌吧,来都来了,那不能带着孩子一直住宾馆吧!原来住的那个地方离丁英家又远,三姐

    2025-02-17 03:48:02
    1050 0
  • 吕寿伟 姜先亮|教师轮岗制度的伦理反思

    作者简介吕寿伟,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哲学和教育伦理学研究;姜先亮,中学高级教师,连云港市海州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摘 要:教师轮岗制度因其正义的价值诉求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支持,它所改变的不仅是公共教育发展的价值灵魂,同时提高了

    2025-02-17 03:45:02
    41638 0
  • 《心火》有妇之夫与女教师的禁忌情爱,破除传统伦理信仰的性压抑

    昏暗的室内,跃动的灯火映照出一张年轻美丽的面孔。那橘黄色暖暖的火光,让躲在屏风后的男人看清楚了这个忧郁宁静的姑娘。壁炉里火势正旺,也未能温暖姑娘的心窝,因为她即将面临的是人生中第一次无奈而痛苦的抉择——为一个素不相识的贵族绅士查尔斯生一个孩子,以还清她父亲

    2025-02-17 03:42:01
    68323 0
  • 重新认识基于学段特性的教师伦理

    【圆桌对谈】访谈嘉宾:檀传宝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班建武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宁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与评估研究所所长叶 飞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冯婉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李

    2025-02-17 03:39:01
    6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