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了央行贷款利率走势图和 2021 最新版的央行贷款利率表,展示了不同期限的贷款利率变化情况。
2021 最新央行贷款利率一览表
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利率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利润在借款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分配比例,因而影响着借贷双方的经济利益,贷款利率因贷款种类和期限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与借贷资金的稀缺程度相联系。
贷款利率分类
贷款利率可分为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借贷双方可以在签订借款协议时就规定利率可以随物价或其他市场利率等因素进行调整,浮动利率可避免固定利率的某些弊端,但计算依据多样,手续繁杂。
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不作调整的利率,采用固定利率便于借贷双方进行收益和成本的核算,但同时也不便于金融机构灵活管理。
央行贷款利率表
以下是中国人民银行自 2015 年 10 月 24 日起执行的贷款利率:
贷款期限 | 贷款利率 |
一年以内(含一年) | 4.35% |
一至五年(含五年) | 4.75% |
五年以上 | 4.90% |
是央行的基准利率,实际贷款利率可能会根据银行、地区、政策等因素有所浮动。
图片来自于网络
贷款利率走势
2021 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波动,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贷款利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在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存在一定的波动。
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经济也受到一定冲击,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央行多次下调政策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并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带动贷款利率下降,一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10%,同比下降 0.21 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第二季度,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经济逐步恢复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注重定向调控和结构调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 等工具投放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制造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贷款利率继续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二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00%,同比下降 0.27 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央行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操作,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通过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应,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但降幅有限,三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4.89%,同比下降 0.31 个百分点。
第四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贷款利率继续下降,且降幅有所扩大,四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4.77%,同比下降 0.43 个百分点。
影响贷款利率的因素
贷款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央行政策利率: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当央行降低政策利率时,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通常也会下降,反之亦然。
2、宏观经济状况: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情况等宏观经济因素会影响贷款利率,经济增长稳定、通货膨胀低、就业情况良好时,贷款利率可能较低;反之,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高、就业情况不佳时,贷款利率可能较高。
3、金融市场状况: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利率水平会影响贷款利率,当金融市场资金充裕、利率较低时,贷款利率可能也会受到影响而下降;反之,当金融市场资金紧张、利率较高时,贷款利率可能会上升。
4、借款人信用状况: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还款能力、资产状况等因素会影响贷款利率,信用记录良好、还款能力强、资产充足的借款人可能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反之,信用记录差、还款能力弱、资产不足的借款人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贷款利率。
5、贷款用途和期限:不同用途和期限的贷款风险不同,因此贷款利率也可能有所差异,用于生产经营或购买住房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可能较低,而用于消费或短期周转的贷款利率可能较高。
6、银行资金成本和利润要求:银行的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利润要求等因素也会影响贷款利率,银行资金成本高、利润要求低时,可能会提高贷款利率;反之,银行资金成本低、利润要求高时,可能会降低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的作用
贷款利率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片来自于网络
1、调节资金供求: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资金的借入和借出成本,从而调节资金的供求关系,当贷款利率上升时,借款成本增加,资金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反之,当贷款利率下降时,借款成本降低,资金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2、引导资源配置:贷款利率的差异会影响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率,从而引导资金流向效益更高、风险更小的领域和企业,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影响宏观经济:贷款利率的变化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较高的贷款利率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抑制投资和消费,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较低的贷款利率则会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4、反映市场预期:贷款利率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经济形势和通货膨胀的预期,当市场对未来经济看好、通货膨胀预期较高时,贷款利率可能上升;反之,当市场对未来经济看淡、通货膨胀预期较低时,贷款利率可能下降。
贷款利率的选择和运用
在选择和运用贷款利率时,借款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自身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借款人应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选择合适的贷款额度和期限,并确保能够按时足额还款,以避免因还款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财务风险。
2、市场利率走势:借款人应关注市场利率的走势,选择合适的贷款时机,如果预计市场利率将下降,可以选择固定利率贷款;如果预计市场利率将上升,可以选择浮动利率贷款。
3、贷款用途和期限:不同用途和期限的贷款利率可能不同,借款人应根据贷款用途和期限,选择合适的贷款利率,长期贷款的利率较高,短期贷款的利率较低。
4、银行信用和服务:借款人应选择信誉良好、服务优质的银行,并比较不同银行的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贷款方案。
5、综合成本:借款人在选择贷款利率时,还应考虑其他费用和成本,如手续费、保险费等,以确保综合成本最低。
贷款利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对借款人、银行和整个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借款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情况,合理选择贷款利率,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银行也应根据市场情况和风险管理要求,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为实体经济提供合理的资金支持。
仅供参考,具体贷款利率请以银行实际执行利率为准。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20dC2pSVQRXBFc.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