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鸹过生日

我老家陕西渭南的风俗,正月二十庆祝老鸹的生日。这一天要吃擀馍。

擀馍的做法也比较简单:取适量的小麦面粉用开水和面,比一般擀面条的面稍软一点。面和好后,把面揉成团,搓成细条揪成比鸡蛋稍大一点(像油糕大小)的面剂,揉成圆球稍稍压扁,做两个一样大小,在一面抹上清油(猪油更好),然后把两个上下合在一起,再压扁。然后轻轻的两面擀圆擀薄。在电饼铛刷上一点点油(后面不用再刷油),两面烙熟,出锅用手轻轻拍几下饼子就从中间分开了,一张变两张。卷上炒土豆丝或包包菜炒粉条、白菜炒粉条等炒菜,即可大快朵颐了。吃起来比煎饼有嚼劲,还有烫面饼的特有麦香味。

从小我就知道正月二十是老鸹的生日,但从来没听谁说过这个风俗的来历,刚才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渭南日报》有记载:

“……给鸟过生日,确实罕见。其实,人类对乌鸦的崇敬可追溯到图腾时代,远古时属于凤图腾的满族人就把乌鸦视为心目中的神灵,就有“不打乌鸦”的风俗。在《大清史》、《大清王朝未解之谜》等史书中,就记载着一则努尔哈赤在九死一生的逃亡路上被一群乌鸦相救的故事。但就整个民俗活动事相而言,“祈求平安,防病消灾”是主旨,佩戴老鸹和药葫芦以及给地里撒谷物都是表象。为什么会选在“正月二十”?

要破解“老鸹”,得从一则古老的神话说起。上古神话中,有一个叫做扁鹊的神医,是轩辕黄帝的御医,医术精通,善攻疑难,百姓称颂,黄帝册封为医神。传说扁鹊去世后脱转为喜鹊,专给人间报捷报喜,成为人们喜爱的鸟种。喜鹊恰与乌鸦是同纲同科孪生鸟种,人们常说的“南鹊北鸦”就是对二者的统称,北方人贯称鸦雀,也作老鸦、老鸹,即乌鸦,鸟纲,鸦科。体型较大,羽毛乌黑单纯,嘴巴赤红,趾足部分黑里间白。合阳人一般不称乌鸦,也许是出于尊爱,贯称老鸦或黑老鸹。由此完全可以肯定,民俗中出现的老鸹无疑就是神话了的喜鹊,即扁鹊。

渭南人给“老鸹过生日”和永济的药王庙会如出一辙,是老祖宗们出于感恩,并以特殊的方式对这位医学泰斗进行追思和纪念。广义上,已远远超越了“畏鸟”“爱鸟”以及“凤图腾”的狭隘思维。几千来,代代相传,年年如此。可以判定,这个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已经经历了2300多个春秋。“习以为俗,俗衍为规”是这个民俗的沿革之路。”

活了六十年今天才知道了给老鸹过生日的由来。

本文来自采芹人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1efB2pUVQhSDVE.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3月10日
下一篇 2025年03月10日

相关推荐

  • 凰图腾

    《凰图腾》是由深圳世纪映画、天娱传媒、东汉文化传播联手打造,刘仕裕执导,深圳世纪映画传媒公司编写,张翰、白冰等人主演的古装电视连续剧。[4][1]剧情讲述了唐末年间,缪风燕、宁彩蝶和段飞鸿三人从小一起长大,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三人卷入了宫廷

    2025-03-10 20:00:02
    60 0
  • 获奖作品大赏 | "灵感杯"非遗设计大赛数字视觉设计类

    来源:环球网 "灵感杯"非遗设计大赛的获奖结果已于日前揭晓,本届非遗设计大赛中,广大参赛者踊跃参与,呈现了一场非遗设计视觉盛宴!今天给大家分享数字视觉设计类获奖佳作,一起感受非遗设计的魅力。01花开富贵作品赏析•作者:陶成龙•非遗元素:皮影•作品亮点:引用成都

    2025-03-10 19:57:02
    77 0
  • 龙图腾,凤图腾,黄帝图腾的深层次秘密

    话说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是上古时期中华民族“龙图腾”的由来。伏羲女娲,都是华胥氏的血脉,而黄帝也上承华胥氏,同样也是以龙为图腾——这都是华夏民族亲缘上血浓于水、文化上薪火相传的重要表现。进一步来说,自伏羲女娲以降,绵延至五帝乃至夏商周(其实,夏商周亦均为

    2025-03-10 19:54:01
    1911 0
  • 设计师解读建筑亮点

    新馆造型设计灵感来源于——“簠”省博物馆新馆处处体现楚文化的特色,其外观与老馆的组合仿佛是一件楚国青铜器——“簠”。走入新馆的工地,壮观的建筑立面首先映入眼帘,场馆入口大气开阔,立面上是石材拼接的楚文化凤图腾纹样,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杨坤鹏介绍,建筑的外

    2025-03-10 19:51:02
    68 0
  • 服装花纹上的审美、情感与政治

    图一:中国常见的长线条花纹图二:三星堆铜大立人像礼衣上的龙纹图三:马山战国楚墓出土衣物的图案单元中国传统服装用过的花纹数不胜数:日月星辰、珍禽瑞兽、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图形文字……与中国画的留白思维相反,古代常用花纹往往充满整块布匹,清朝尤甚。这种局面的形

    2025-03-10 19:48:02
    143 0
  • “中华第一凤”回乡探亲,荆楚大地龙凤呈祥

    极目新闻记者 杨琛源 张盼通讯员 熊文婷 江文驰在中国,龙与凤自古以来就是祥瑞的化身。作为史前长江中游的文明中心地带,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了一批以“中华第一凤”“湖北第一龙”为代表的精美玉器,见证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第一凤”距今约4200年至3800年,是目前所

    2025-03-10 19:45:01
    25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