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夜晚的车站,枪声划破了寂静。
1938年的一个夏夜,华中的一个小车站成了战场。20个人,面对40名装备精良的侵略者,最后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别急着惊讶,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发生的。
白天,村庄的哭喊声犹在耳边,10多个无辜的妇女被敌人凌辱,几十条鲜活的生命被无情夺走。
到了晚上,复仇的火焰点燃了这片土地。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切都要从新丰火车站说起。
这地方不大,却是日军的重点据点之一。
京沪铁路和大运河交汇于此,交通四通八达,驻扎的40多名日军是第15师团松野联队的精锐,外加宪兵和路警百余人。
这帮人仗着地理优势,白天在周围的村庄烧杀抢掠,晚上则肆无忌惮地睡大觉。
他们自以为稳如泰山,却没想到,这种狂妄的自信会让自己付出代价。
那天晚上,张强生带着突击队悄悄潜入车站。
他们只有20个人,却个个胆大心细,枪法过硬。
为了万无一失,张强生早早做了部署:电话线在行动前被剪断,增援的营长段焕竞则带着队伍埋伏在东岗村,伺机而动。10点,行动开始了。
突击队分成四组,一部分人负责守住外围,另一部分人直奔鬼子的营房。
对方睡得正香,突击队毫不客气地端起枪就打。
几分钟内,鬼子便损失了五六个人。
可惜,这些敌人毕竟是老兵,反应过来后立刻组织反击。
他们抢起枪,靠着营房的墙壁和窗户,试图扭转局势。
双方就在营房内外展开了枪战,火力交织,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
局势一时僵持不下,鬼子退到了车站边上的一所小学,利用地形死守。
张强生显然早有准备,他派人从车站找来两桶煤油,又搬来干草,将小学校包围。
火迅速烧了起来,烟雾漫进校舍,里面的鬼子嗷嗷直叫。
火攻加枪击,敌人终于撑不住了。
十几个鬼子试图突围,却被突击队一一拦下。
白刃战是最考验人的时候。
战士李炳林的手掌被鬼子的枪托划开一道口子,血流不止,可他硬是咬牙坚持,用枪托砸死了敌人。
另一边,战士刘小光面对一个身材魁梧的敌人,被对方一拳打倒在地。
他迅速爬起来,捡起刺刀,狠狠刺向敌人的腰部,最后将其解决。
与此同时,车站外的战斗也进入了高潮。
段焕竞带领的大部队与宪兵、路警展开了激烈交火。
敌人原本指望着这些人来支援,但没想到,增援部队自己也陷入了困境。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车站内外的敌人几乎被全部歼灭。
驻扎车站的40名日军无一生还,宪兵和路警也被打得七零八落,狼狈而逃。
战斗结束后,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还未完全熄灭的火光在黑夜中跳动。
新四军的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体,默默清理战场。
这一仗,不仅报了村民的血海深仇,也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新丰火车站此后再也没有驻扎过日军。
有人说,战争是最残酷的事情,而在这场残酷中,英雄的选择却最让人动容。
张强生和他的突击队,面对强敌没有退缩,用智慧和勇气为百姓讨回了公道。
他们没有留下更多的名字,却在历史中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来自幸运历史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uduzhe.cn/fb140B2pVVghWA1M.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